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经济学基础教学计划 .pdf
文件大小:136.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56千字
文档摘要
经济学基础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
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奠定基
础。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56学时,14周,5-18周
成绩考核:
考勤、提问、发言:20%
案例、小组作业:20%
考试(闭卷):60%
三、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学习要点课时安排
第一章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导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4
需求与供给需求和需求定理,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的区
别,需求弹性及其变动
供给和供给定理,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的区
别,供给弹性及其分类
供求平衡与供求定理,供求分析的应用
第三章概念: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4
消费者行为理论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
容和应用
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消费者均衡
1
条件
第四章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4
生产者行为分析长期和短期,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
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
第五章显形成本和隐性成本4
成本分析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成
本曲线
厂商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厂商利润最大
化原则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4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供给曲线
第七章垄断形成的原因4
不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歧视的含义和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的均衡情况
不同市场结构之间的异同
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关系4
生产要素理论劳动供给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