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章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pdf
文件大小:242.4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4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了解会计理论的现状,就必须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实务的历史

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生而发展起来

的。会计理论也是在历史的持续中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古代会计理论的产生

古代的会计,从时间上看,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

会末期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从会计运用的技术方法看,主要涉及原始

计量记录方法、单式簿记法和初创的复式簿记法等内容。

一、单式簿记

单式簿记法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发展。单式

簿记的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项目、账簿设置、记录方法、会计凭证、

结算方法以及会计报告等具体方法组成。

二、复式簿记

在单式簿记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商业交换的复杂化,复式簿记体

系开始萌芽,复试簿记产生于1250年至1440年之间的意大利北部。

我国的复式簿记产生于明代,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从三脚

账、龙门账到四脚账,这些记账方法直到本世纪30年代还有应用。

第二节近代会计理论的发展

会计学界普遍认为,会计理论起源于14世纪左右的复式簿记。描述

复式簿记制度,并为我们提供会计记录的论据的第一本著作,是1494年

威尼斯的卢卡·帕乔利(或释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所著的《算术、

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会计史学界认为,自从这一部著作问世以后,

整个会计界才从对会计实务的研究中摆脱出来,从而向着会计理论研

究的方向发展,他对会计学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

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股份公司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2.工业革命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3.会计职业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的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方面有

相当大的自由。这一时期会计的主要特点如下:

1.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不同的,从

而使不

同企业的会计报表无法进行比较。

2.会计目标主要是为了计算应税收益,并且是为了尽可能地少交所

得税。

3.人为地平均各个年度的收益。例如,随意采用递延收益和递延费

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是极为普遍的。

4.大多数会计程序和方法缺少会计理论上的依据,因而会计具有实

用主义的

特点,对复杂的会计账务问题,采用权宜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

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一、由会计专业团体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阶段(1933—1973)

这一时期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社会公从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

息,使投

资者在向股份公司投资时,能够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作出正确

的投资决策,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社会公众和会计界对当时的会计实务存有强烈不满,其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点:

1.不同企业仍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可比性较差,有必要

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缩小企业之间的会计实务差异。

2.对于新发生的会计账务处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3.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诈骗案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说明会

计报表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各专业团体颁布的文件,其权威性很差,另外,这一时期还没有能

够建立系统的会计理论,作为指导会计实务的基础观念。

二、由具有更大政治代表性的会计团体建立健全会计准则阶段

(1973年至今)

(一)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是由具有更大政治代表性的会计团体

组成的,下面有七个委员会,分别代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界、政府和会

计教学机构。在隶属关系上既不隶属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不受美

国政府管辖。

(二)证券交易委员会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1934年依据国会法案而建立的。建立这

个机构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各项证券法规,并在国会所赋予的权限内

规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建国后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

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结果,但它又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定历史

阶段人们在一定的科学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会计实践对象和认

识对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