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答案:B
解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等的合成和运输有关。
2.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有()种。
A.10
B.16
C.20
D.30
答案:B
解析:目前确定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有16种,其中大量元素有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有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氯(Cl)。
3.土壤质地分类中,保水保肥能力最强的是()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砂壤土
答案:C
解析:黏土颗粒细小,孔隙度小,通气性差,但保水保肥能力强。砂土颗粒大,孔隙度大,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壤土则兼具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和保水保肥能力都较好。砂壤土的性质介于砂土和壤土之间。
4.下列哪种肥料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硫酸铵
B.硝酸铵
C.碳酸氢铵
D.尿素
答案:A
解析:硫酸铵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被植物吸收利用,硫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使土壤溶液酸性增加,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铵施入土壤后,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能被植物吸收,对土壤酸碱度影响较小;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分解产生的氨被植物吸收,碳酸根离子可中和土壤酸性,属于生理碱性肥料;尿素施入土壤后,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对土壤酸碱度影响不大。
5.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根
B.茎
C.叶
D.花
答案:C
解析: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叶表面有大量的气孔,水分通过气孔以气态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根主要是吸收水分和养分;茎主要起运输和支持作用;花主要与繁殖有关。
6.光周期现象中,短日植物是指()
A.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
B.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
C.在昼夜长度相等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
D.对日照长度不敏感的植物
答案:B
解析:短日植物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长日植物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日中性植物是指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就能开花的植物。
7.下列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A.大豆
B.棉花
C.小麦
D.花生
答案:C
解析: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大豆、棉花、花生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
8.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D.藻类
答案:A
解析: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细菌在土壤物质转化、养分循环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真菌、放线菌和藻类在土壤中的数量相对较少。
9.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是指()
A.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B.冰点温度、最适温度、沸点温度
C.生长起点温度、最适温度、停止生长温度
D.最低温度、适宜温度、最高温度
答案:A
解析: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是指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时,植物生长停止,甚至会受到伤害;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最快、最健壮。
10.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
A.漫灌
B.喷灌
C.滴灌
D.沟灌
答案:C
解析: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方式,水分利用率高,最节水。漫灌是将水直接漫撒在田地上,浪费大量水资源;喷灌是将水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面,节水效果较好,但不如滴灌;沟灌是在田间开挖沟渠,让水在沟渠中流动浸润土壤,也存在一定的水分浪费。
11.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
A.根毛区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冠
答案:A
解析:根毛区是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的主要部位,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分生区主要进行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主要进行伸长生长;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
12.下列属于有机肥料的是()
A.过磷酸钙
B.硫酸钾
C.厩肥
D.硝酸钾
答案:C
解析:厩肥是家畜粪便和垫圈材料等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养分。过磷酸钙、硫酸钾、硝酸钾都属于化学肥料,分别为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13.植物激素中,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是()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