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筑牢安全防线共筑应急屏障
——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报告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响应“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要求,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GB/T30077-2025)等最新国家标准,XX企业于2025年6月1日至30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本次活动以危险化学品全流程管理为核心,聚焦隐患排查、应急能力提升和安全文化建设,旨在强化全员安全意识,防范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特大事故,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活动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领导与动员部署
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月领导小组,制定《XX企业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明确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应急演练、宣传教育等12项重点任务。召开动员大会,签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将责任分解至生产、仓储、运输等关键部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危险化学品专项隐患排查治理
1.全流程风险辨识
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方法,对涉及硝化、氯化等高危工艺的2条生产线进行系统性评估,识别潜在风险点37处。结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25),对储存量超临界量的3个储罐区实施分级管控,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
2.专项检查与整改
组建由注册安全工程师、工艺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对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运输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储存环节:检查储罐区防火防爆设施、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等,发现并整改法兰泄漏、接地线老化等隐患12项;使用环节:重点核查特种作业票证管理,纠正未佩戴防化服违规操作行为5起;运输环节: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检测,淘汰2台不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的老旧车辆。
累计排查隐患53项,整改率100%,其中危险化学品相关隐患占比38%。
3.数字化管控升级
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对危险化学品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实施实时监控,数据异常时自动触发三级预警。在装卸区部署智能识别装置,通过AI算法识别违规操作,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秒内。
(三)实战化应急演练与培训
1.多场景应急演练
模拟危险化学品储罐法兰泄漏、运输车辆侧翻等3类典型事故,组织跨部门联合演练:泄漏处置演练:启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模拟泄漏初期堵漏、中期消防稀释、后期环境监测全流程,15分钟内完成现场警戒与人员疏散,30分钟内控制泄漏源;中毒救援演练:重点检验医疗救护分队的快速响应能力,从接警到伤员转运至安全区域耗时8分钟,较2024年缩短30%。
演练覆盖员工600余人次,发现并改进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通讯不畅等问题7项。
2.分层级安全培训
管理层:邀请应急管理部专家解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重点学习本质安全设计、信息化智能化管控等新要求;操作层:开展“危险化学品特性与应急处置”专项培训,通过VR模拟装置让员工亲身体验泄漏场景下的防护要点,考核通过率98%;特殊岗位:对涉及高危工艺的120名操作人员进行HAZOP分析方法培训,提升风险预判能力。
(四)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
1.隐患排查竞赛
开展“隐患查找能手”活动,鼓励员工通过企业APP上报身边隐患。活动期间共收集危险化学品相关隐患线索87条,其中2条重大隐患(如反应釜联锁装置失效)经核实后获专项奖励。
2.安全宣传矩阵
线上: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设“危险化学品安全微课堂”,发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解读》等推文15篇,阅读量超1.2万次;
线下:在危险化学品作业区域设置“安全警示长廊”,展示典型事故案例及应急处置流程,覆盖员工95%以上。
3.应急技能比武
举办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消防水带连接等实操竞赛,设置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专项赛道,评选“应急先锋班组”3个、“安全标兵”10名,形成“比学赶超”的安全氛围。
三、活动成果与亮点
(一)隐患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专项检查+全员排查”模式,危险化学品领域隐患发现率提升40%,重大隐患整改周期缩短至3天。参照六桶镇“打非治违”经验,建立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举报奖励机制,活动期间查处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行为2起。
(二)应急能力大幅提升
员工应急响应速度平均提升25%,危险化学品泄漏场景下的初期处置成功率从68%提高至85%。引入“应急物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防护用品、堵漏工具等12类物资的动态盘点与快速调配。
(三)安全意识全面强化
全员安全知识测试平均分从2024年的72分提升至89分,危险化学品岗位员工对MSDS的知晓率达到100%。通过“安全承诺签名”“家属安全寄语”等活动,将安全理念延伸至员工家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