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园林树木健康评估指南
1总则
1.1遵循科学原则:
应利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真实地对园林树木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1.2最小侵入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最先进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尽可能减少对树木本身及其生长环境的干扰和伤害。
1.3因地制宜原则:
应根据园林树木的立地环境及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1.4便于推广原则:
技术应简洁、方便掌握,评价结果准确、稳定,便于推广优化。
2检测方法
2.1目测法(VisualTreeAssessment,VTA):
通过详细观察树木的整体姿态、树干、树冠和根部等部位的外观异常(如膨胀、突起、开裂、伤口等),综合评估树木的结构健康与生长状况。该方法强调对树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早期识别。
2.2仪器检测法(InstrumentDetectionMethod):
利用包括弹性波树木断层诊断装置、显微镜、地下雷达等在内的多种先进设备进行树木及其立地土壤状况的综合检测。该方法通过科学测量获取的数据,为树木健康评估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
3评价指标
3.1树木外观:
树木外观评价包括主干倾斜、木质部裸露和偏冠三部分,各部分评分标准见表1。
4
表1树木外观评分表
评价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树木外观
(25分)
主干倾斜
(10分)
树木主干无倾斜
10
树木主干倾斜度≤5°
8
5°树木主干倾斜度≤15°
6
15°树木主干倾斜度≤30°
4
树木主干倾斜度30°
2
木质部裸露(10分)
树皮完整
10
木质部裸露横截面最大弧长占主干周长≤20%
8
20%木质部裸露横截面最大弧长占主干周长≤25%
6
25%木质部裸露横截面最大弧长占主干周长≤50%
4
木质部裸露横截面最大弧长占主干周长50%
2
偏冠
(5分)
树体无偏冠
5
树体侧枝或内膛枝生长不均,存在偏冠
3
树体一侧缺枝,存在偏冠
1
3.2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
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评分标准见表2
表2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评分表
评分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树木主干内部空洞面积比
(30分)
树木主干内部无受损
30
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10%
25
10%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25%
20
25%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40%
10
树木主干内部受损率40%
0
5
3.3立地土壤条件评估:
评估园林树木的立地土壤时,需确保其理化性质符合《园林绿化土壤质量技术要求(DB2301/T30-2024)》,以确保土壤条件有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评估过程中,应对土壤的营养、结构、水分保持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表3立地土壤评分表
评价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立地土壤
(30分)
符合DB2301/T30-2024中一级土壤标准
30
符合DB2301/T30-2024中二级土壤标准
20
符合DB2301/T30-2024中种植土的基本理化指标,但不符合一级和二级种植土标准
10
不符合DB2301/T30-2024中种植土的基本理化指标
0
3.4园林树木危险性病虫害:
园林树木危险性病虫害评分标准见表4
表4园林树木危险性病虫害评分表
评价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园林树木危险性病虫害
(15)
未发现危险性病虫害
15
发现一种危险性病虫害,已达到防治指标
12
发现一种危险性病虫害,但未达到防治指标
10
发现两种以上危险性病虫害,已达到防治指标
5
发现两种以上危险性病虫害,但未达到防治指标
0
4评价结果及处置
4.1检测结果根据园林树木健康评价指标评分表(见附表1)计算总得分。
6
4.2根据总得分评价园林树木的健康等级,对照表5处理建议进行处理。
4.3古树名木不得迁移和砍伐,古树后续资源不得砍伐,应根据评分结果开展修枝整形、修建支撑、树洞修补、病虫害、促根复壮、立地环境改造等措施。
表5评价结果及处置
评价
分数
树木健康评价结果
处理建议
I级
90~100
树木生长健康,枝繁叶茂,安全性高。
正常养护管理
Ⅱ级
60~90
树木生长较为健康,自然枯损、腐损、枯梢较少,安全性较好。
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修剪、病虫害防治、促根复壮措施
Ⅲ级
40~60
树木生长衰弱,整体长势较差,枯损现象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修剪、修建支撑、树洞修补、病虫害防治、促根复壮措施
IV级
40
濒临枯死,主梢及整体大部分枯
死,树干空腐、根腐、少量活枝,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立即进行迁移或砍伐处理。
附表1
序号
评价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实得分数
1
树木
外观
主干
倾斜
树木主干无倾斜
树木主干倾斜度≤5°
5°树木主干倾斜度≤15°
15°树木主干倾斜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