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考虑1座竖井)送风口与排风口断面积、短道长度:短道长度从防止回流方面考虑,不应过短;从防止短道污染方面考虑,不宜过长,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建结构、风压沿程损失等问题),本例取短道长度LD=56m。例3:通风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已知:隧道长度L=3922m(L1=1972m,L2=1950m);隧道断面积Ar=59.5m2;断面当量直径Dr=7.79m;混合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N=1656辆/h;大型车比例rl=70%(Am=4.08m2);柴油车比例rd=42%;设计速度vt=60km/h=16.67m/s;洞内自然风速vn=1.0m/s;隧道需风量Qreq=700.08m3/s(QreqⅠ=339.91,QreqⅡ=360.17)。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4、有竖井的纵向式通风纵向式通风是最简单的通风方式,它以自然通风为主,不满足需要时,用机械通风加以补充,是经济合理的。但是,通风所需动力与隧道长度的立方成正比。如果在隧道中间设置竖井就可以克服这个缺点。常常用竖井对长隧道进行分段。(1)竖(斜)井排出式风流底部合流后的全压(1)竖(斜)井排出式●应用于单向交通隧道时,可采用合流型或分流型通风井排出式通风,通风井宜设置在隧道出口侧位置;●应用于双向交通隧道时,宜采用合流型通风井排出式通风,通风井宜设置在隧道纵向长度中部位置。(2)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需风量——按保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的环境指标,根据隧道条件计算确定需要的新鲜空气量。●设计风量——以计算得到的隧道需风量为基础,满足运营要求,进行风机配置后达到的通风量。●设计风速——根据设计风量计算得到的空气在隧道内沿隧道轴向流动的速度。(2)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设计原则(2)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排风口与送风口之间的短道不产生回流应满足设计原则●设计浓度应满足●隧道内压力应满足●排风机、送风机设计风压可表示为(2)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宜用于单向交通隧道;近期为双向交通、远期为单向交通的隧道可采用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隧道内最大设计风速不宜大于8.0m/s;●设计时应防止短道段出现回流,短道段长度不应小于50m;●设计时应提供一定的短道段窜流风速;送风量计算应充分考虑短道段窜流风量及其污染浓度。●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宜与射流风机组合,应满足设计原则5、横向通风⑴半横向通风(送风式、排风式)行车空间风流送风道送风孔⑵全横向通风这种通风方式同时设置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隧道内基本上不产生沿纵向流动的风,只有横方向的风流动。风流风流风流风流风流排风孔排风孔排风道送风孔送风道送风道送风孔排风道排风孔6、混合式通风混合式通风没有固定的格局,它是根据某些特殊的需要,由上述几种基本通风型式组合而成的。其组合方式有许多种,但应符合经济实用原则。7、风道●风道设计应综合考虑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费用。风道主要由主风道和连接风道及风机房内部风道构成;连接风道为隧道主洞、主风道、通风井与风机房等之间相互连接的风道。●风道设计应减少断面变化和转弯次数。风道的弯曲、折曲、扩径、缩径、分岔、合流等处宜平顺过渡,内壁面应平滑。●在通风井底部及风道各弯道处可设置导流叶片,在风道变断面处、合流处及送排风口等处可设置整流板;风机前后附近的风道不应产生偏流、回流及涡流。7、风道●风道口应设置防护网,防止异物进入。●主风道宜沿隧道纵向布置,宜设置在隧道的上部。●主风道的设计风速宜在13.0~20.0的范围内取值。●连接风道的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3.0m/s。8、风机房与通风井●风机房应具有布置轴流风机、电气设备、控制设备、其他辅助设备的空间及预留设备检修空间,并应设置大型设备搬运通道和工作通道等。●风机房与风道的连接应严密封闭。●风机房与通风井内应采取防排水措施。●地表风机房的设置应避免对附近居民生活、环境景观等产生影响。●地下风机房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可根据地质条件,隧道与通风井、连接风道的位置关系确定。8、风机房与通风井●隧道通风竖井、斜井和平行导洞可单独设置,也可组合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