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是()
A.诉讼手段B.非诉讼手段C.行政诉讼D.刑事诉讼
2.集体的力量来源于()
A.成员数量的多少B.超强的个人实力
C.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D.领导的决策
3.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4.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A.相同的身份B.不同的身份C.固定的身份D.唯一的身份
5.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A.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B.在网络上随意辱骂他人
C.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D.沉迷网络游戏
6.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D.触犯法律
7.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做法是()
A.不理会父母,坚持自己的意见B.据理力争,与父母大吵大闹
C.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D.表面妥协,实际依然我行我素
8.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状态。
A.无序化B.随意化C.有序化D.自由化
9.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④情缘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A.抢劫他人财物B.闯红灯C.欠债不还D.贩卖毒品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参加志愿者活动B.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
C.向灾区捐款捐物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以下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特殊保护对象的有()
A.有残疾的未成年人B.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C.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D.农村留守儿童
3.下列关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B.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违反规则就会失去自由
4.下列属于在学校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有()
A.课堂纪律B.考试规则C.交通规则D.图书馆借阅规则
5.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A.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B.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
C.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D.小江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6.以下能体现关爱他人的是()
A.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
B.为贫困地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
C.对遭遇挫折的人给予鼓励和支持
D.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7.我们应该如何维护集体利益()
A.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B.为集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C.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个人利益
D.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
8.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
A.尊老爱幼B.诚实守信C.见义勇为D.自强不息
9.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有()
A.恪守道德B.遵守法律C.随意发言D.传播谣言
10.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类别有()
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违宪行为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只有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才能成为中国公民。()
3.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4.维护集体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
5.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6.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违法犯罪不用承担责任。()
7.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
8.关爱他人只要付出,不要回报。()
9.网络是虚拟的,我们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言论。()
10.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答案: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简述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是应受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