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直流牵引供电能量利用 第2部分:回馈系统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347.2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6.31千字
文档摘要

《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牵引供电能量利用第2部分:回馈系统》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

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7号)项目计划T-347号的要求,由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

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由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广州地

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恒信电气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共同起草《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牵引供电能量利用第2部分:回馈系统》。

本部分是对GB/T36287-2018《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地面利用系统》的修订。

1.2制修订本部分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能耗已是城市能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此外

随着我国低碳国策的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城轨等行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地面再利

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GB/T36287《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地面利用系统》于2018年颁布实施。当时的地面利

用系统主要是指能量回馈装置,处于由科研转小批量市场推广应用的阶段,而能量储存装置处于科研试

用阶段。该标准在颁布实施期间很好的指导了行业的发展,规范了相关装置的开发检验与应用。随着我

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到2024年能量回馈装置已是大规模应用状态,而能量储存装置则已开展超级电

容、飞轮等示范应用,回馈系统的技术状态发生了变化。经与本行业的各供应商、设计院、科研单位交

流研讨,一致认为原标准需要作出修订。

本标准的修订规范了轨道交通地面装置回馈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将进一步促进回馈系统在轨道交

通的应用,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趋势。

1.3编制过程

在本部分的编制过程中,完成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编写工作。本部分编制过程概要如下:

(1)标准计划下达后,在标委会组织下,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

公司等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对回馈系统应用情况、重要技术参数、试验结果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收

集了相关技术资料,形成了本部分的草案。

(2)标准起草组对前期工作和标准草案深入讨论后,2025年5月形成了本部分的征求意见稿

(SAC/TC278/SC3〔2025〕44号),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同时标委会将

征求意见稿发往国铁集团工电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48个单位定向征

集意见,意见征集对象覆盖规划设计方、部件生产商、系统集成商、服务经营方以及公共利益方。

(3)本部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承担的起草工作见表1。

1

表1《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牵引供电能量利用第2部分:回馈系统》起草工作分工表

序号起草单位起草人姓名承担的工作

王雄主持标准编制,负责第1章的编制及

主持全面协调工作;

王雄、李红波、窦

1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李红波负责第2章的编制;

泽春、易韵岚

窦泽春负责第3章的编制;

易韵岚负责第4章、第5章的编制。

2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李卓雅负责第6章的编制及全文的标准化审核

3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