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学楼供配电设计.pptx
文件大小:2.0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14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设计基础分析

02

系统架构规划

03

设备选型标准

04

安全防护措施

05

节能与环保设计

06

施工与维护管理

01

设计基础分析

按用电负荷的重要性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以及中断供电可能造成的后果,将用电负荷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按供电方式划分

按负荷特性划分

建筑负荷等级划分

分为单电源供电和多电源供电,单电源供电适用于负荷较小或停电影响不大的场所,多电源供电则适用于负荷较大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

分为照明负荷、动力负荷和混合负荷,不同类型的负荷在计算和供电方式上有所差异。

负荷密度法

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设备类型、数量和功率,计算出单位面积的用电负荷密度,再乘以面积得到总负荷。

需用系数法

根据用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设备的需用系数,再乘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得到设备的实际负荷。

负荷系数法

根据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出设备的用电负荷系数,再乘以设备的数量得到总负荷。

单位面积法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面积,估算用电负荷的一种方法。

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预测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人员数量和用电设备类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负荷,为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电力平衡计算

根据预测的用电负荷和供配电系统的容量,进行电力平衡计算,确保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负荷特性分析

分析用电负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如负荷的峰谷时段、负荷率等,以便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节能措施。

变压器容量选择

根据预测的用电负荷和电力平衡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确保变压器在经济、高效的状态下运行。

供配电需求预测

02

系统架构规划

A

B

C

D

放射式接线

结构简单,供电可靠性高,但电缆用量大,投资高。

主接线方案选择

环网式接线

供电可靠性高,但网络结构复杂,需要较高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树干式接线

电缆用量较少,投资较低,但供电可靠性较差,易受单一故障影响。

母线槽配电

结构灵活,扩展性强,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大型教学楼。

低压配电网络结构

合理设置配电柜数量和位置,保证供电半径合理,减少电压损失。

配电柜设置

根据负荷特点和电缆载流量,选择适合的电缆规格和型号。

设置合理的接地系统,保证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系统可靠性。

合理布置灯具和开关,保证教学楼的照明质量和节能效果。

接地系统

电缆选型

照明系统

远程监控

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可靠性。

应急照明

设置应急照明系统,保证在突发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照明支持。

电能管理

对电能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智能化控制

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教学楼内各类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智能化配电系统设计

03

设备选型标准

变压器容量选择

根据教学楼用电负荷及未来发展需求,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浪费或不足。

变压器类型选择

选用低损耗、高效率、节能环保的变压器,如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等,并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变压器容量与类型

应根据实际负荷计算确定,并考虑未来负荷增长的可能性。

开关设备额定电流

应大于系统短路电流,确保在短路故障时可靠切断故障电路。

开关设备分断能力

01

02

03

04

应与配电系统额定电压相匹配,且应留有一定余量。

开关设备额定电压

应能承受系统故障时的电动力和热效应,保证设备不受损坏。

开关设备动、热稳定性

开关设备技术参数

电缆敷设方式

可采用直接埋地、穿管敷设、桥架敷设等多种方式,具体应根据现场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

电缆接头制作

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制作电缆接头,并做好绝缘和密封处理,防止接头出现故障。

电缆保护措施

应采取防火、防爆、防鼠咬等措施,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电缆截面选择

根据电流大小、电缆长度、环境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截面的电缆,以保证电缆的载流量和机械强度。

电缆截面与敷设方式

04

安全防护措施

熔断器保护

在电路中加入熔断器,当电流超过预定值时,熔断器会自动熔断,切断电路,防止设备过载或短路引起的损坏。

电流保护器

电流保护器可以检测电路中的异常电流,当电流过大或短路时,保护器会立即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电缆选择与敷设

根据设备的功率和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避免电缆过载;同时,电缆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过载与短路保护配置

接地系统

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屏蔽层等接地,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雷措施

在建筑物顶部或易受雷击的部位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电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等电位连接

将建筑物内各金属物体进行等电位连接,形成一个等电位体,减少雷击时的电位差,保护设备和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