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幼儿园礼仪教育懂礼貌.pptx
文件大小:4.4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幼儿园礼仪教育懂礼貌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日常行为引导

01

基本礼仪规范

03

家庭与学校配合

04

教学活动设计

05

评价反馈机制

06

长期习惯培养

01

PART

基本礼仪规范

教育孩子在见到老师、同学、家长时要主动打招呼,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早上好”、“再见”等。

见面问候

问候礼仪场景训练

回应问候

教育孩子学会在接收到他人问候时,要及时回应,以表示尊重和礼貌。

礼貌称呼

教育孩子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对象使用合适的称呼,如“老师”、“叔叔”、“阿姨”等。

餐桌礼仪行为准则

安静用餐

教育孩子吃饭时不要大声喧哗、打闹,要安静用餐,尊重他人。

01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餐具,不乱抓、乱扔食物,保持餐桌整洁。

02

礼让他人

教育孩子学会在餐桌上礼让他人,如先让他人入座、夹菜等。

03

文明用餐

公共场合礼貌用语

文明用语

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使用文明用语,如“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

01

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尊重他人,不大声喧哗、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影响他人。

02

乐于助人

教育孩子学会在公共场合主动帮助他人,如帮助老人、残疾人等,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03

02

PART

日常行为引导

来园时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离园时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并保持良好的情绪。

主动问好与道别

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班、离班,不争抢、不推挤。

听从老师指令

在来园和离园过程中,能够使用“你好”、“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的使用

来园离园礼仪实践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别人发言时,安静倾听,不随意插话或嘲笑他人。

安静倾听他人讲话

小组合作与分享

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懂得分享自己的成果与快乐。

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不打断别人讲话,尊重他人意见。

课堂互动礼仪培养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关爱同伴,不欺负弱小。

尊重与关爱同伴

与同伴相处时,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礼貌待人

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和矛盾,不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

解决冲突与矛盾

同伴交往礼仪示范

01

02

03

03

PART

家庭与学校配合

家长日常行为示范

礼貌用语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为孩子树立榜样。

02

04

03

01

守时守信

家长要遵守时间约定,不迟到、不早退,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

尊重他人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同时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师长和同伴。

举止得体

家长的举止要得体,不粗鲁、不傲慢,注重仪表和言行举止的礼貌。

家校共育活动设计

亲子礼仪课堂

邀请专业礼仪讲师或家长志愿者,开展亲子礼仪课堂活动,增强家长和孩子对礼仪的认识。

礼仪小标兵评选

通过评选礼仪小标兵的方式,激励孩子积极参与礼仪学习,提高孩子的礼仪水平。

校园礼仪实践活动

组织孩子参与校园内的礼仪实践活动,如校园迎宾、志愿服务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礼仪的魅力。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

邀请家长分享家庭礼仪教育的心得和经验,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礼仪规范,明确家庭成员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要求。

设立家庭礼仪打卡机制,记录孩子每天在家庭中的礼仪表现,鼓励孩子持续保持。

定期对孩子的礼仪表现进行总结和奖励,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礼仪的榜样,同时监督孩子的礼仪行为,及时纠正不当之处。

家庭礼仪打卡计划

制定礼仪规范

设立打卡机制

定期总结与奖励

榜样引领与监督

04

PART

教学活动设计

情景模拟礼仪游戏

模拟餐厅用餐

让孩子们模拟在餐厅用餐的情景,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餐具、礼貌点餐、以及用餐时的礼貌用语。

商场购物体验

公共场合礼仪

模拟商场购物的过程,教会孩子们如何礼貌地询问价格、表达购买意愿、以及付款时的基本礼仪。

模拟在公共场合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的行为规范,教育孩子们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

1

2

3

礼貌儿歌故事教学

礼貌儿歌

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孩子们常用的礼貌用语和礼仪规范,如《问好歌》、《礼貌歌》等。

01

礼仪故事

讲述与礼仪相关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小熊请客》等,引导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习礼仪知识。

02

角色扮演互动练习

01

家庭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与客人交流、帮助家人做家务等,培养孩子们的礼貌习惯和责任感。

02

职业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如服务员、医生、警察等,学习在职业场合中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05

PART

评价反馈机制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细心观察幼儿在不同场合的礼仪行为表现。

细心观察

记录幼儿的具体行为,包括礼貌用语的使用、行为是否得体等,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

客观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