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班级人数
课题
神奇的树
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通过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关于树的艺术作品和传说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树在人类文化中的丰富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意识。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观察并掌握树的基本形态结构,包括树干、树枝、树叶的特征,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大胆地表现出心中神奇的树的形象,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发挥想象力,将独特的想法与树的形象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4.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风格的树的美术作品,学会从作品的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的形态,准确把握树干、树枝、树叶的基本特征,并能在创作中清晰地表现出来。启发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运用丰富的线条、多样的形状和鲜艳的色彩,创作出富有个性、充满神奇色彩的树的作品。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将脑海中丰富的想象通过合适的美术形式完美地呈现在作品中,创作出既独具创意又画面完整、和谐美观的作品。同时,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巧妙运用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内容
(1)本节课主要围绕“神奇的树”这一主题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种类树的形态特征,了解树在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着重引导学生观察树的结构,包括树干的粗细、长短、纹理,树枝的生长方向和疏密程度,树叶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变化等。同时,通过欣赏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将树变得神奇,如添加奇特的装饰、赋予特殊的功能、改变树的形态等。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学习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形状的组合等,进行美术创作。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美术技能,更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引趣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呀,老师想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来听一段声音。(播放一段森林中风吹树叶沙沙作响、鸟儿鸣叫的音频)好了,同学们睁开眼睛,告诉老师,刚才闭上眼睛听声音的时候,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呀?有没有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几位同学回答)
大家的想象都很丰富呢!老师听到好多同学都提到了树。没错,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参天大树、古木参天)
来,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树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回答)
大家说得都非常棒!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些不一样的树,它们可神奇啦!(板书课题《神奇的树》,并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赏神奇,激发兴趣
现在呀,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藏着好多神奇的树哦!(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奇幻树的动画视频,如结满星星的树、能长出翅膀的树、树身是彩色透明的树等)
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是不是觉得特别神奇呀?那谁能说一说,视频里的树都神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看到的神奇之处)
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这些树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树真的太不一样啦!它们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创作一棵神奇的树呢?
三、深入观察,探寻结构
在创作之前呀,我们先来好好了解一下树的基本结构。老师这里有一些真实树木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多张大尺寸、高清的不同种类真实树木图片,有松树、银杏树、梧桐树等)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树,看看它们都有哪些部分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出树有树干、树枝、树叶等部分)
那树干看起来像什么呀?树枝是怎么生长的呢?树叶又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树的各部分特征)
大家说得都很不错!为了让大家记得更清楚,老师现在用简笔画来画一画树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快速画出树干、树枝、树叶,边画边讲解:“树干直直的,就像一根柱子,它支撑着整棵大树;树枝弯弯的,向四处伸展;树叶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椭圆的、尖的,还有像手掌一样的。”)
现在,大家对树的结构是不是更清楚了呢?记住这些基本结构,我们在画神奇的树的时候就更有把握啦!
四、欣赏佳作,拓展思维
其实呀,有很多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对神奇的树充满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