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弯弯折折制作艺术指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金属丝的性能,掌握使用尖嘴钳、钢丝钳等工具进行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枚艺术指环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欢乐,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普通材料的再利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方法,包括调直、弯折、收尾等步骤。
2.教学难点:确保造型流畅、美观,避免金属丝表面产生压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思—抛出问题(5分钟)
1.情境导入:展示一些精美的金属丝工艺品图片或实物,如艺术指环、金属丝雕塑等,提问学生:“这些工艺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见过类似的工艺品吗?”
2.问题引导:引出课题《弯弯折折制作艺术指环》,提问:“如何用金属丝制作出一枚精美的艺术指环?需要哪些工具和步骤?”
二、探究体验—合作探究(15分钟)
1.任务一:认识工具和材料
教师讲解:介绍金属丝的性能(如柔韧性、可塑性)以及尖嘴钳、钢丝钳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对金属丝进行简单造型,教师巡视指导。
2.任务二:学习制作步骤
教师示范:以制作高音谱号指环为例,示范制作步骤:
调直:将金属丝拉直,确保没有弯曲。
弯折:使用尖嘴钳按照设计的形状进行弯折,注意弯折的角度和力度。
收尾:将金属丝的末端固定,确保安全。
整理:调整整体造型,使其更加美观。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练习制作步骤,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图纸或模板供参考。
3.任务三:小组合作制作
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并设计一枚艺术指环的造型,考虑如何利用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进行搭配。
合作制作:各小组根据设计方案,合作完成一枚艺术指环的制作。
三、梳理引向—精准指导(5分钟)
1.方法总结:
调直:将金属丝拉直,确保没有弯曲。
弯折:使用尖嘴钳按照设计的形状进行弯折,注意弯折的角度和力度。
收尾:将金属丝的末端固定,确保安全。
整理:调整整体造型,使其更加美观。
2.注意事项:强调使用工具时的安全,避免刃口对向自己;造型时注意力度,避免产生压痕。
四、实践淬炼—成果物化(10分钟)
1.实践任务:各小组根据设计方案,完成艺术指环的制作。
2.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造型不流畅、金属丝断裂等。
五、展示评价—多元评价(3分钟)
1.作品展示:各小组展示制作的艺术指环,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多元评价:
自评: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互评:小组互评,从造型的流畅性、美观性、创意性等方面打分。
师评:教师总结优点,提出改进建议,强调造型技巧和安全性。
六、反思升华—拓展延伸(2分钟)
1.课堂总结:回顾艺术指环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劳动的价值和环保意识。
2.拓展延伸: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制作更复杂的作品。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如旧电线、铁丝等,制作一件小型金属丝工艺品。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但部分学生在弯折和收尾环节仍需加强。今后教学中可增加个别指导时间,并设计更多生活化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巩固技能。同时,评价环节可进一步丰富,加入家长评价或社区实践反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