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习用品常整理 (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 .pdf
文件大小:93.0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4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学习用品常整理

【内容主旨】

通过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

握整理学习用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

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全

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和独立性,让学生懂得整理学习用品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和

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2.必备品格:培养学生有条理、有计划的做事品格,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

心程度,让学生在整理学习用品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3.关键能力:让学生掌握整理学习用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归纳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整理学习用品的重要性,掌握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长期坚持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将整理意识内化为自觉行

动。

【教学过程】

环节一:趣味导入(5分钟)

教师提前准备一个装满杂乱学习用品的书包和一个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书

包。课堂开始,教师背着装满杂乱学习用品的书包,假装着急地在讲台上翻找

东西,边找边说:“哎呀,我的课本怎么找不到了,这可怎么办,马上就要上课

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关注。

然后,教师展示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书包,说:“大家看,这个书包里的学习

用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需要什么一下子就能找到,多方便呀。那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如何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得像这个书包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入手,激发

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课题。

环节二:知识讲解(8分钟)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整理学习用品”几个大字,然后开始讲解整理学

习用品的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很多学习用品,如果它们乱七八糟地放在一

起,我们找东西的时候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心情。而

且,整理学习用品可以让我们的书桌和书包变得干净整洁,这样我们在一个舒

适的环境中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接着,教师介绍常见学习用品的分类方法,如将书本按照学科分类,将文

具按照用途分类(铅笔、橡皮、尺子等)。同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学

习用品的合理摆放方式,如书本应该整齐地放在书包的格子里,文具可以放在

笔袋中。

设计意图: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直观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整理学习用品

的重要性和基本分类方法,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环节三:小组讨论(7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在整理学习用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

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并适时给予

指导和启发。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出“书本太多,书包格子放不下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书包的空间,如将大的书本和小的书本搭配放置。有的

小组可能会提到“文具容易丢失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用完文具及时

放回笔袋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拓宽思维。

环节四:实践操作(12分钟)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小书包和一些学习用品模型(如书本、文具等),

让学生模拟整理自己的书包。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按照之前所学的分类方

法进行整理,注意学习用品的摆放顺序和空间利用。对于整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独特的整理方案。操作结束

后,教师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整理学习用品的过程,加深对

整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环节五: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随堂练习纸,上面有一些关于学习用品分类和整理的题目。例如:

“请将下列学习用品进行分类:铅笔、语文书、橡皮、数学书、尺子。”“请在

图中画出书本和文具在书包中的合理摆放位置。”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