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缠缠绕绕制作挂件小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深入理解挂件小人的设计原理,熟练掌握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完成从选材、设计
草图绘制到实际制作、反思改进和创新优化的全流程能力。
精准掌握使用不同规格铝丝、圆棒、长方体等材料,以及圆嘴钳等工具制作挂件小人
的技巧,显著提升动手操作的熟练度和精细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和动手实践,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高效沟通、
合理分工,共同制定科学有效的制作方案。
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
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验设计创作的乐趣,深刻感受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和金属
丝艺术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材料再利用的热情和探
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面掌握挂件小人头部、躯干、四肢等各部分的设计和制作步骤,包括金属丝的精准
缠绕、灵活弯折和稳固组装方法。
熟练运用不同规格材料和工具,实现设计方案的准确落地。
(二)教学难点
确保挂件小人在结构上既稳定牢固,又能保持造型的灵动美观,避免出现松散或比例
失调的问题。
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大胆创新,设计出独具个性和创意的挂件小人造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演示法、启发法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思—抛出问题(5分钟)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精美的金属丝工艺品展示视频,其中重点呈现各种造型可爱、色
彩绚丽的挂件小人,随后展示挂件小人实物,提问学生:“这些挂件小人是不是充满了创意
和趣味?它们摆放在那里,仿佛有了生命一样,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是用什么神奇的材料
制作出来的呢?”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提问,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
问题引导:引出课题《缠缠绕绕制作挂件小人》,进一步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挂
件小人,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制作一个,你会从哪里入手?制作出一个精美的挂件小人又
需要哪些步骤和材料呢?”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
垫。
(二)探究体验—合作探究(15分钟)
任务一:分析挂件小人的结构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每组发放不同造型的挂件小人实物或高清图片,
让学生分组仔细观察并讨论挂件小人的结构特点,包括头部、躯干、四肢等部分的形状、
连接方式以及比例关系等。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
析,如功能角度(如何保证挂件能挂在钥匙串或书包上)和美学角度(怎样的造型更吸引
人)。
交流分享:各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或通过多
媒体进行总结归纳,清晰呈现挂件小人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任务二:材料与工具准备
教师讲解:利用实物展示和PPT演示,详细介绍制作挂件小人所需的材料(如不同规
格铝丝的特点和适用部位、圆棒和长方体在制作中的作用)和工具(圆嘴钳的功能和使用
方法)。现场演示圆嘴钳的基本操作,如弯折、绕圈等,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时不
要将工具对着他人,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铝丝弹伤。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检查材料和工具,确保齐全。教师引导学生触摸感受不同规格铝
丝的质地差异,初步思考其在制作中的应用,为后续设计和制作打下基础。
任务三:制定设计方案
小组活动:各小组根据对挂件小人结构的分析和材料工具的了解,讨论并制定挂件小
人的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造型,如动物拟人化的挂件小人、运动
造型的挂件小人等。同时,确定挂件小人的尺寸、颜色搭配等细节。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
设计图纸模板,引导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标注绘制设计草图。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各小组,强调设计要点,如结构稳定性(确保挂件小人不会轻易
散架)、美观性(色彩搭配协调、造型新颖)、选材合理性(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合适规格的
铝丝)。对学生的创意设计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设
计方案。
(三)梳理引向—精准指导(5分钟)
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