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有趣的影子》(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 .pdf
文件大小:130.1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8.13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一、有趣的影子

教材版本山东科学技术版(2023)

学段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型新课计划课时1课时

主备人主备人编写时间2025年4月7日

学科备课组适用年级一年级

1.本课地位:“有趣的影子”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2023)一年级上册第一

教学内容分析

单元“神奇的影子”的第一部分内容。本单元围绕影子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而本框内容作为起

始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影子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究兴趣,为后续深

入了解影子的特点、形成原因等知识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

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2.内容分析:本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影子,感受影子的有趣。通过观察不同时间、不同

场景下的影子,如阳光下、灯光下的影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影子的存在。还设置了一些简单的

实践活动,如用身体摆造型让影子变化、在纸上画影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变化,感受影

子的奇妙。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框学习,学生能够对影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自

然现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1.心智特征: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周围的

学情分析

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但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喜欢通过直观、

有趣的方式获取知识。对于影子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所接触,但并没

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

方法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认知结构: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知识储备有限,对于影子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

他们可能知道影子的存在,但对于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影子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方面,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通过

本框内容的学习,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和实践,逐

步建立起对影子的科学认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不同场景下的影子,了解影子的存在和基本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的有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观察影子这一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

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2.实践创新: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

思维,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责任担当: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

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重、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场景下的影子,了解影子的存在和基本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的有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活动中,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描述影子的特征和变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