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大嘴鸟
【内容主旨】
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中,“大嘴鸟”这一主题是山东科学技术版教材
第三单元“魔法黏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大嘴鸟黏土作品,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大嘴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在创作过程中,学生
需要运用揉、捏、搓、粘等黏土制作基本技能,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
能力和空间造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大嘴鸟进行个性化设计,
能激发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和作品展示交流环节,能增强学
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黏土艺术的魅力,体会艺术创作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观察与认知:学生能够细致观察大嘴鸟的外形特点,准确描述其身体结
构、羽毛颜色和嘴巴特征等,提高观察能力和对物体特征的把握能力,了解大
嘴鸟在自然生态中的生活习性。
2.实践操作:熟练掌握黏土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揉、捏、搓、压、
粘等,并能运用这些技法创作立体的大嘴鸟黏土作品,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手
部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3.创新思维: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大嘴鸟的造
型、姿态、色彩搭配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创作出富
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4.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
能力。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想法,学会欣
赏他人作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深入了解大嘴鸟的外形特征,掌握运用黏土制作大嘴鸟身体各部分的方
法和步骤。
2.熟练运用黏土制作的基本技法,如揉、捏、搓、粘等,准确表现大嘴鸟
的形态。
难点:
1.运用创意和技巧,对大嘴鸟的造型、色彩等进行个性化设计,使作品富
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分工、有效沟通,共同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培养团
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环节一:趣味导入(5分钟)
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神秘的魔法口袋,里面放入一些与大嘴鸟相关的小物
件,如羽毛形状的小卡片、印有大嘴鸟图案的小贴纸等。上课伊始,教师神秘
兮兮地拿出魔法口袋,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
袋,里面藏着一个神秘的小伙伴,它呀,就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着一张
大大的嘴巴,特别可爱。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它是
谁?”
请几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物件,然后让他们根据触摸
的感觉猜测神秘小伙伴是谁。待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猜测后,教师从口袋里
拿出一个简单的大嘴鸟卡通玩偶,揭晓答案:“哇,原来我们的神秘小伙伴就是
可爱的大嘴鸟呀!”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玩偶,提问:“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
过大嘴鸟呀?谁能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大嘴鸟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积极发
言,分享自己对大嘴鸟的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神秘的魔法口袋和触摸猜测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贴近学生兴趣的角度入手,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知识讲解(8分钟)
教师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关于大嘴鸟的小故事:“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
雨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其中,有一群大嘴鸟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每
天清晨都会早早地起床,用它们那大大的嘴巴在树枝间寻找美味的果实和小虫
子。它们的嘴巴不仅大,而且颜色鲜艳,就像一把漂亮的小扇子。它们在森林
里快乐地飞来飞去,和其他小动物们友好相处。”
故事讲完后,教师借助详细的文字资料和生动的口头描述,进一步向学生
介绍大嘴鸟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大嘴鸟主要生活
在热带雨林等温暖潮湿、树木繁茂的地区,那里有丰富的果实和昆虫,为它们
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它们喜欢栖息在树枝上,用锋利的爪子紧紧抓住树枝。
同时,教师详细讲解大嘴鸟的外形特点,一边讲一边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模
仿。比如,描述大嘴鸟大大的嘴巴时,教师张大自己的嘴巴;说羽毛色彩鲜艳
时,用双手在空中比划五彩斑斓的样子。教师告诉学生,大嘴鸟的身体小巧玲
珑,一般有着圆润的身体轮廓。它的嘴巴又大又宽,占了身体很大的比例,嘴
巴上可能还有一些独特的纹路和色彩。它的眼睛又圆又亮,像两颗黑色的小珠
子。羽毛颜色非常丰富,有红色、黄色、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