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3 品中秋(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上山东科学技术版.docx
文件大小:21.8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5.16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3品中秋

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材分析

“品中秋”是山东科学技术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单元的第三个活动。本单元以“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基因”为核心,通过“探春节”“寻端午”“品中秋”三个递进式活动,引导学生从节日起源、习俗体验到文化创新展开探究。本课聚焦中秋,依托教材中“中秋起源传说”“传统习俗活动”“现代传承案例”等内容,结合地方特色中秋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体验、创新等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中秋“团圆”“和谐”的文化内核,感受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联结,培养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化认知基础,对中秋有初步了解(如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但对节日起源、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缺乏系统探究;具备小组合作、资料收集等实践能力,但在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创新设计上经验不足。学生对动手实践、情境体验类活动兴趣浓厚,适合通过调查访谈、习俗体验、创意设计等活动激发参与热情,引导其从“知道”走向“理解”,从“体验”走向“传承”。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1.价值体认:通过调查中秋起源传说、访谈长辈习俗记忆,理解中秋“团圆”“感恩”的文化内涵,体会传统节日在家庭、社区中的情感联结作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责任担当:参与月饼制作、灯笼手作等传统习俗实践,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协作,主动传播中秋文化(如设计中秋文化卡片),树立“传承文化,我有责任”的意识。

3.问题解决:针对“传统中秋习俗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困境”(如仪式感淡化、年轻群体参与度低),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如设计“中秋亲子任务卡”“社区赏月市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意物化:结合现代审美与生活需求,利用环保材料设计“创意中秋手礼”(如立体月相灯笼、诗词月饼盒),将文化理解转化为具体作品,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1.价值体认:通过“中秋文化调查表”完成度(包含起源传说、家庭习俗、文化意义三部分)、小组分享中对“团圆”内涵的阐释深度,评价学生对中秋文化的理解程度。

2.责任担当:观察学生在习俗体验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主动帮助同伴制作月饼、耐心讲解灯笼寓意)、“中秋文化传播卡”的设计创意与传播效果(课后发放给低年级学生的反馈),评价责任意识的落实情况。

3.问题解决:通过“传统习俗传承方案”的合理性(是否针对具体问题、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小组汇报中对方案的解说逻辑,评价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水平。

4.创意物化:依据“创意中秋手礼”评价表(材料环保性、设计创新性、文化融合度),结合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评价学生创意物化的成果质量。

重点

通过调查、体验活动,深入理解中秋“团圆”“和谐”的文化内涵,体会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

难点

结合现代生活需求,设计具有创意的中秋文化传承方案,实现传统习俗的创新表达。

主问题

如何从习俗、传说、情感联结中感受中秋的文化魅力?怎样让传统中秋习俗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分组完成“中秋文化调查表”(包含“我知道的中秋传说”“我家的中秋习俗”“我心中的中秋意义”三部分);收集家庭中秋老照片或长辈讲述的习俗故事(录音或文字记录)。

2.教师准备:

(1)材料:传统月饼模具、糯米粉/澄粉(冰皮月饼原料)、豆沙/莲蓉馅料、彩色卡纸/竹条(灯笼材料)、环保布料/纽扣(创意手礼材料);

(2)资料:中秋起源传说视频(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现代社区中秋活动案例(如“邻里赏月会”“中秋诗词大赛”);

(3)工具:调查统计表、方案设计纸、评价表(分小组任务卡、个人评价表);

(4)环境:教室布置成“中秋文化角”,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老照片、习俗物品(如旧灯笼、传统月饼盒)。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中秋月·暖回忆(5分钟)

(一)播放“中秋月光”情境音频(虫鸣、风声、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家庭中秋老照片(投影循环播放)。

(二)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些照片里有吃月饼的笑脸,有一起赏月的背影,还有长辈包月饼的手。中秋,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段段温暖的回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品中秋’的旅程,从‘探源’‘品俗’到‘创新’,感受这份文化的温度。”

(三)明确主问题:“要读懂中秋的文化魅力,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中秋的‘根’在哪里?第二,中秋的‘魂’如何在今天延续?让我们带着问题开启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营造与生活联结,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激发探究兴趣;明确主问题,为后续活动定向。

二、活动一:探中秋之源——追根溯源寻文化(8分钟)

(一)小组汇报“中秋起源传说”调查成果

1.教师发放“传说分类表”(神话类、历史类、民俗类),各小组结合课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