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1.42 MB
总页数:9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4.65万字
文档摘要

第八单元风趣与幽默

第一课时基础大闯关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19个字,会写9个词语,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并背诵《杨氏之子》。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3.抓住人物对话中的谐音、文章修辞(类比、拟人等)、自我调侃、遣词造句等处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4.熟读课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对话中的谐音、文章修辞(类比、拟人等)、自我调侃、遣词造句等处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板块一:谈话导入,解题读题

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2)师指名读;生齐读。

2.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单元的课文,“风趣与幽默”,这些作品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板块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自由阅读本单元课文,了解单元内容。

2.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认读词语,读通课文。

(2)画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多读几遍,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3)再读课文,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三: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1.第一关:生字新词我会读

(1)容易读错的字:

造诣(yì)

琴弦(xián)

窈(yǎo)窕

附庸(yōng)

秽(huì)物

憎(zēng)恨

涕(tì)泪

轧(yà)伤

胚(pēi)胎

祸(huò)患

天赋(fù)

痴(chī)呆

患(huàn)病

家禽(qín)

困窘(jiǒng)

胚胎(pēi)

祸患(huò)

痴迷(chī)

天赋(fù)

伊利(yī)

困窘(jiǒng)

婀娜(nuò)

覆盖(fù)

高粱(liánɡ)

(2)易写错的字:

梁:右上角不要写成“刃”,漏掉最后一点。

禽:上部“人”撇、捺舒展,盖住下面的“离”。

纽:右部是“丑”,中间横画不要出头。

貌:右上角是“白”,不要多写一横。

仓:下部是“”,上部“人”要覆盖住下部。

享:下部是“子”,不要写成“了”。

(3)多音字(12个):

①必须掌握的多音字

为w

辨析:“为”他为(wéi)人正直,深受大家敬重;他为(wèi)了完成任务,连续工作了三天。

②拓展积累的多音字

屏pínɡ(屏障)

运用:“禁”2019年10月1日,在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时,爸爸禁(jin)止我们喧哗。当看到徒步方队接受检阅时他却禁(jīn)不住欢呼起来。

辨析:“薄”表示“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较小,跟厚’相对”“(味道)淡”等时,读báo,如,薄片;义同“薄(báo)”,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或表示“轻微,少”“不庄重”等时,读bó,如,薄弱、薄酬;在“薄荷”一词中读bò。

(4)出示本单元词语,多种方式检查认读。

2

21.杨氏之子

梁国聪明造诣家禽

22.手指

拇指接触纽扣相貌养尊处优渺小享乐附庸团结

辨析:“机敏”“机灵”和“机警”都有对事物、情况的变化能迅速地察觉的意思。三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体色彩有别。“机敏”侧重于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有书面语色彩,如“反应机敏”中的“机敏”不宜换用“机灵”;“机灵”侧重于指灵活、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有口语色彩,如“没料到鲨鱼也是十分机灵的”;“机警”侧重于指警觉,在察知情况变化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警惕性,有书面语色彩,如“他十分机警,早有准备”。例句:①民警王叔叔反应机敏,识破了骗子的把戏。②小妹机灵可爱,大家都喜欢她。③警察用机警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

(5)交流识字方法。

说文解字识记:以“梁”为例来说明。

比较法:如:梁—粱

巧记:梁:梁米已断(泌)柴半尽(木)。聪:“总”到“耳”边。

诣:记言(讠)传圣“旨”禽:“离”不开“人”。

2.第二关:汉字书写我能行

(1)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并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示范重点生字。

书写:

:上下结构,注意在田字格中上下两部分所占比例。上半部分相对紧凑,下半部分比较疏朗。右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刃”。

:上下结构。人字头占比较小,撇、捺要张开,盖住下面的“离”。最后两笔是撇折、点,不要错写成“人”。

:右上部分是“叉”,中间的一点不能遗漏。

:半包围结构,书写“疒”和“广”时注意撇要舒展。

(3)学生练习生字,展示所写成果。

3.第三关:课文朗读我最棒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出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让学生读,重点评价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3)重点句段:

◆《杨氏之子》(全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