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挂饰》教学设计
【课程概况】
授课对象一年级课时规划1课时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册第
参考教材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二单元第2课《小小挂饰》
本课的教材内容聚焦家中的小小装饰品一一挂饰,结合挂饰背后的文化
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并制作挂饰来装扮自己的家。教材通过对挂饰作品的欣
赏,激发学生对挂饰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端午节介绍挂饰的文化背景,之
教材分析
后详细展示了挂饰的制作过程和学生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挂饰的制作。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挂饰的文化背景,还能运用多种材料进
行艺术创作,发展他们的艺术感知和表现能力。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好奇心强,喜欢直观、
生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
论理解能力有限。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
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对家
学情分析庭生活的思考认知。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基础的手工技能,本课以实践
操作为主,动手实操较多,对学生的挑战也更大,教师需在授课课程中进行
耐心引导,循序渐进,不仅培养学生的制作挂饰的基本艺术技能,还能激发
他们对家庭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课程以举办“创意挂饰嘉年华〃为背景,在嘉年华中学生所扮演的家庭
成员要合作完成挂饰的创作,为自己的“创意小窝”做装饰。学生先通过观
看视频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了解挂饰的作
用,知道挂饰所蕴含的美好寓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通过对
不同挂饰寓意的猜测与学习,学生不仅感知挂饰丰富多彩的材料运用,还能
设计思路
理解挂饰是如何传达美好寓意的。课堂活动结合实践,学生先学习挂饰的制
作方法,再欣赏学生作品获得创作灵感,最后以合作方式完成挂饰的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创作,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艺术作品,既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培养了他
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兴趣。
【审美感知】:了解挂饰的历史、文化意义、种类和用途;了解中国传统节
日和传统手工艺,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表现】:掌握基本的挂饰制作技巧,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出独特的
教学目标
挂饰。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和创作方法,发展
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挂饰的历史、文化意义、种类和用途并掌握基本的挂饰制
教学
作技巧。
重难点
【教学难点】发挥创意,设计并根据所要传达的寓意制作出独特的挂饰。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启发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讨论学习法等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纸张、上色工具、剪刀、胶水等,学习单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构思
环节
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情境:开展“创意1.学生自主思考利用单元情境激
挂饰嘉年华“,情境置入教学,便于并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