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3页PPT】.pptx
文件大小:3.85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32千字
文档摘要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汇报者:某某同学

目录contentsPart1触目惊心的事故Part2防溺水倡议书Part3防溺水安全常识Part4防溺水的重要性

触目惊心的事故Part1第一部分

溺水事故一2024年5月8日,在浙江台州天台县新城中心公园内,一名男孩不慎落入公园的丽泽湖内,所幸被一位环卫大爷及时救起。溺水发生得快,而且往往悄无声息。孩子在水中玩耍时,很容易因为体力不支、水流变化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发生溺水。更可怕的是,孩子在溺水时往往无法发出求救信号,而旁观者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

溺水事故二2022年6月15日下午,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发生一起溺水事件。知情人介绍,当日16时许,穿山镇竹山村三台屯附近一个水潭,一名初中男生溺水,年仅12岁。与他一起到水潭玩水的还有两名同伴。两名同伴说,他俩只在水边玩,不敢下水游泳,而溺水男孩却游进了深水区。事后,村民们纷纷赶来搜救,并报了警。溺水男孩被打捞上岸,不幸的是,已无生命体征。

溺水事故三2022年6月14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两名学生王某、高某在海勃湾区滨河大舞台西侧黄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当天18时许,救援人员将王某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截至16日,救援队对高某某的搜寻打捞工作仍在进行。

溺水事故四2024年5月5日,云南昆明北市区银河北庭小区一名7岁男孩在小区景观池溺水,经120送医抢救无效身亡。加强安全教育:经常与孩子谈论水边安全,并告诉他们溺水的危害,让他们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

防溺水倡议书Part2第二部分

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学校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落实到学校各班主任等有关人员,要明确责任分工,有任务要求,有考核手段,与教职工年终绩效等挂钩。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高度重视人命关天,生命高于一切。各校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防溺水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发生。

强化教育要立即行动,期末继续落实“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安全课,开好一次安全教育专题会,要求学生写一篇安全内容的作文,致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开展一次安全专项家访,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在广播上播放一条安全提示,开展一次安全演练。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意识。要在放暑假前,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向学生再进行一次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教育,教育中小学生不

防溺水安全常识Part3第三部分

确认身体状况学生游泳前要确认自身身体状况良好。若有感冒、发烧、腹泻等不适,或者身体存在开放性伤口,不宜游泳,避免加重病情或引发感染。女生生理期也应避免下水。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能迎接游泳活动。

进行热身运动充分热身是游泳前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转动手腕脚踝、活动膝关节和髋关节,做弓步压腿、高抬腿等动作,活动全身关节、拉伸肌肉,让身体各部位为游泳做好准备,有效预防在水中抽筋,降低游泳风险。

检查游泳装备仔细检查泳衣是否合身舒适,有无破损。查看游泳圈、救生衣等装备,确认无漏气、破损情况,且尺寸合适。若救生衣肩带、腰带等调节部位过松或过紧,都无法发挥最佳保护作用,务必确保装备能正常使用。

了解游泳场地提前了解游泳场所的基本信息,如泳池深度、开放时间、安全设施配备等。若为户外水域,查看有无危险标识,了解水流、水温、水底状况等。知晓场地内紧急救援设备的位置,像救生圈、急救箱放置点,做到心中有数。

防溺水的重要性Part4第四部分

传承生命至上价值观防溺水工作承载着生命至上的价值观传承使命。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通过持续不断的防溺水教育,将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中。当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后会将这种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形成全社会珍视生命、关爱生命的良好风气。这种价值观的传承,不仅体现在防溺水领域,还会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在面对各种危险时,始终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防溺水工作是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防溺水措施,如水域安全标识的设置、防护栏的安装、救援设备的配备等,能有效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同时,防溺水工作的开展,也能带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执法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强化整个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社会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能力,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减少社会心理创伤溺水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也会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和心理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