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中秋节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节日活动安全
02
食品安全管理
03
户外安全防护
04
防拥挤注意事项
05
应急处理方法
06
家园共育协作
01
节日活动安全
CHAPTER
灯笼选择
选择符合标准的灯笼,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制作的灯笼。
灯笼提放
提灯笼时要保持平稳,避免碰撞和摔倒,确保灯笼稳定燃烧。
灯笼放置
在空旷的场地放置灯笼,远离易燃物品和电线,确保灯笼的安全距离。
灭火处理
及时熄灭灯笼火焰,妥善处理残留火种,确保安全离开。
灯笼使用安全须知
蜡烛与电子灯选择规范
蜡烛选择
选择无烟、无毒、不易倾倒的蜡烛,避免使用明火蜡烛。
蜡烛使用
点燃蜡烛时要远离易燃物品,放置在稳固的底座上,确保蜡烛稳定燃烧。
电子灯选择
选择质量可靠的电子灯,避免使用劣质或不合格的电子灯产品。
电子灯使用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电子灯,避免过度使用或长时间使用导致短路或过热。
手工工具使用指导
工具选择
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安全手工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工具使用
在使用手工工具前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儿童正确使用工具,避免误伤。
陪同指导
在儿童使用手工工具时要全程陪同,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确保儿童安全。
02
食品安全管理
CHAPTER
月饼食用注意事项
月饼选择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是否完好。
食用量控制
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月饼。
食用方式
月饼应在家长的指导下食用,切成小块,细嚼慢咽,避免噎到。
保存方法
未吃完的月饼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
分发前清洗双手,确保卫生。
零食分发
在干净、通风的地方食用,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食用环境
01
02
03
04
选择健康、卫生的零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品。
零食选择
未吃完的零食应妥善存放,避免再次食用时变质。
剩余处理
零食分享卫生要求
了解幼儿的过敏史,避免提供可能致敏的食品。
过敏源调查
过敏源识别与提示
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过敏源,方便家长和幼儿识别。
过敏源标识
教会幼儿识别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
过敏症状识别
了解基本的过敏应急处理措施,如停止食用、漱口、就医等。
过敏应急处理
03
户外安全防护
CHAPTER
场地平整度
确保活动场地平整无坑洼,避免幼儿在活动中摔倒。
设施稳固性
检查围栏、滑梯、秋千等大型设施是否稳固,无松动或损坏。
杂物清理
清除活动场地内的石子、树枝等尖锐物品,避免幼儿受伤。
安全标识
在活动场地设置安全标识,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场地安全检查
教育幼儿在使用器材时遵守规则,不争抢、不推挤。
老师需向幼儿演示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幼儿安全使用。
定期对游戏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确保幼儿使用与年龄相符的器材,避免超龄或低龄使用。
游戏器材使用规则
遵守规则
安全指导
定期检查
适龄使用
防晒措施
在晴天进行户外活动时,需为幼儿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
天气变化应对措施
01
防雨措施
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如遇雨天需及时转移活动场地。
02
防寒保暖
在寒冷天气下,需为幼儿穿戴保暖衣物,防止感冒。
03
应对极端天气
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紧急预案,确保幼儿安全。
04
04
防拥挤注意事项
CHAPTER
教师组织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应有序组织幼儿排队,确保队列整齐,避免拥挤和混乱。
集体活动队列管理
行走规则
教育幼儿在行走过程中保持安全距离,不推挤、不打闹,紧跟队伍。
场所选择
尽量选择宽敞的场地进行集体活动,避免在狭窄的空间内聚集。
室内外疏散演练要点
安全出口
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
疏散指引
在疏散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冷静,指引幼儿按照预定路线迅速撤离。
防护知识
教育幼儿在疏散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吸入。
家长接送秩序引导
家长教育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防拥挤知识,引导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遵守秩序。
接送制度
秩序维护
建立严格的接送制度,确保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接安全有序。
在接送时段,安排专人值班,协助维护幼儿园门口的秩序,防止因家长拥挤导致意外发生。
1
2
3
05
应急处理方法
CHAPTER
轻微烫伤或划伤
用冷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用干净的纱布包裹伤口,避免感染。
严重烫伤或划伤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孩子平躺,将伤口部位抬高,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
烫伤/划伤初步处理
轻微跌倒碰撞
观察孩子是否有疼痛、红肿等症状,及时安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
严重跌倒碰撞
如果孩子出现昏迷、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随意移动孩子,以免加重伤势。
跌倒碰撞急救常识
突发事件响应预案
告诉孩子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低姿势快速撤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