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生自救自护安全教育.pptx
文件大小:6.9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32千字
文档摘要

初中生自救自护安全教育演讲人:日期:

CATALOGUE目然灾害应对人身侵害预防策略交通安全行为指南日常安全隐患防范0506心理自护能力培养基础急救技能掌握

自然灾害应对01

地震避险三步法第一步第三步第二步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震情,采取适当的避险行动。若在高楼内,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墙角,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地震过后,要尽快撤离到开阔的安全地带,注意避开高楼、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以防被砸伤。若被埋压在废墟中,要保持冷静,尽量寻找食物和水,等待救援。同时,利用敲击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让救援人员尽快发现自己。

在公共场所或学校,要熟悉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的位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撤离。火灾逃生路线规划熟悉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逃生路线,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制定逃生路线遇到烟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匍匐前进,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同时,要利用手电筒等物品发出求救信号,以便让救援人员发现。烟雾自救

洪水来临防护措施关注预警信息在洪水易发地区,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转移高处在洪水来临前,要尽快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被洪水淹没。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救援工具,以备不时之需。遇水自救如果不幸被洪水围困,要保持冷静,尽量寻找漂浮物,如木板、塑料瓶等,以便在水中自救。同时,要利用手电筒等物品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日常安全隐患防范02

定期检查教室、走廊、楼梯、运动场所等校园设施,确保无安全隐患。校园设施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位置、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有效。消防设备检查参与学校组织的紧急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紧急疏散演练校园设施安全自查

了解触电的危害和后果,提高安全用电意识。触电危害认知遵循电器使用说明,不超负荷使用电器,不随意拆修电器。电器使用规范保持手部干燥,湿手不接触电源插座、电器等。湿手不碰电器防触电与电器使用规范010203

防溺水与水域活动准则游泳技能掌握了解溺水的危害和后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水上活动安全溺水危害认知学习游泳技能,了解水域安全知识,不擅自到危险水域游泳。参加水上活动时,应穿戴救生衣,遵守安全规定,不单独行动。

交通安全行为指南03

步行过街观察要点遵守交通规则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时走斑马线,遵循交通信号灯指示。观察交通状况过马路前,要仔细观察交通状况,确保没有车辆或自行车靠近。不分心行走过马路时,不要玩手机、听音乐或做其他分心的事情。小心车辆转弯注意车辆的转弯和倒车,特别是大型车辆,避免进入其视线盲区。

骑行头盔佩戴规范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车时,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头盔。佩戴头盔头盔应戴在头顶正中央,并调整紧固带,使其紧贴头部。调整头盔位置骑行前,确保头盔稳固不晃动,以保护头部安全。确保头盔稳固定期清洗头盔,保持头盔清洁和透气性。保持头盔清洁

乘车紧急逃生技巧系好安全带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并调整其位置和松紧度。01熟悉逃生路线了解车辆的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线,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02冷静应对突发情况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听从司机或乘务员的指示进行逃生。03使用安全锤如果车辆落水或无法打开车门,可以使用安全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04

人身侵害预防策略04

校园欺凌识别与报告寻求帮助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等,及时识别并远离欺凌者。正确应对识别欺凌行为向家长、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报告欺凌行为,获取及时援助。保持冷静,尽量不激怒欺凌者,采取适当的自卫措施。

陌生人接触安全距离保持安全距离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食物、饮料或礼物。01警觉异常情况警惕陌生人搭讪、跟随等异常行为,及时逃离危险区域。02紧急呼救遇到危险情况及时向周围人或警察呼救,寻求帮助。03

不轻易透露个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接受陌生人邀请加入群聊。谨慎交友不轻信网络上的言论和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辨别信息真伪网络隐私保护守则

基础急救技能掌握05

止血包扎标准操作止血方法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直接压迫止血、指压动脉止血或止血带止血等方法。01快、准、轻、牢,避免感染,保护伤口。02注意事项避免用脏手或脏物接触伤口,勿用铁丝、电线等物扎止血。03包扎要点

心肺复苏关键步骤呼叫救援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心肺复苏判断意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按照C-A-B的顺序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立即远离火源或热源,避免伤害加重。轻轻脱掉衣物,避免皮肤粘连和撕伤。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降低皮肤温度,减少伤害深度。用干净的纱布包裹伤口,避免感染。烧伤烫伤应急处理

心理自护能力培养06

压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