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单元 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2024).docx
文件大小:36.1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4.99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梳理100以内口算加减法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率与速度。

2、通过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有序思考能力,构建知识体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系统整理100以内口算加减法知识,强化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但对知识的系统性整理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复习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认知特点来看,学生能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核心规则,但在计算中易出现细节错误,如进位加法中忘记十位加1、退位减法中忽略十位减1,或混淆“加一位数”与“加整十数”的运算步骤(如将26+20误算为28)。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减去相同数”的场景(如装袋、运货)能通过操作法(圈一圈、画箭头)直观理解,但抽象列式时可能存在步骤不完整或策略选择不明确的问题。此外,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但在自主归纳知识框架、提炼计算策略时仍需教师引导,尤其在区分不同运算类型的特征及构建知识网络方面需要针对性强化。

【核心素养】

本节课聚焦10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深度融合多项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加减法知识思维导图,梳理不同运算类型(如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则,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素养,使其从具体算式中归纳出“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核心本质;在计算练习中,通过对比辨析进位与退位的关键步骤(如个位满十进1、十位退1当10),强化运算能力,提升计算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在解决“装袋”“运货”等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运用连减模型(如26-8-8-8=2)分析数量关系,体现模型思想与

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则渗透合作交流与有序思考的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方式,最终实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的思维思考、数学的语言表达”的核心目标。

【教学准备】

课件等

学习任务一:思维导图回顾整理

(一)问题提出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你能说说都有哪些类型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分享。

(二)小组活动要求

分组讨论:4人一组,用思维导图梳理“10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知识,包括加法、减法的不同类型(如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计算方法、典型例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记录成果:每组推选一名代表,用彩色笔在卡纸上记录讨论结果,注意标注易错点(如进位时十位加1,退位时十位减1)。

限时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按“加减法分类→具体类型→计算步骤→例题”的逻辑整理。

(三)学情预设

积极反馈

生1:我们组把加法分成不进位和进位,比如26+2是不进位,28+5是进位,都要把相同数位相加,进位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生2:减法有不退位和退位,像35-2不退位,36-8要退位,退位时从十位借1当10,十位数字要减1。

生3:解决问题时,比如“26个橘子装袋”,可以用连减,减几次就是装满几袋,剩下的是余数。

典型误区

生4:可能混淆“加一位数”和“加整十数”的方法,比如把26+20算成28(误加个

位)。

生5:退位减法忘记十位减1,如36-8算成32(只算16-8=8,没减十位的1)。

生6:整理时漏掉“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或“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类型。

(四)教师总结(结合学生发言,黑板板书思维导图)

师:刚才各组的分享都很精彩!我们来一起梳理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法运算

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26+2=28,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两位数加整十数(26+20=46,十位相加,个位不变)、两位数加两位数(26+22=48,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28+5=3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关键是“先加个位,满十进一”。减法运算

不退位:两位数减一位数(35-2=33,个位相减,十位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35-20=15,十位相减,个位不变)、两位数减两位数(35-22=13,相同数位相减)。

退位:两位数减一位数(36-8=28,个位不够减,十位退1当10,十位减1),关键是“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

解决问题:遇到“装袋”“运货”等减去相同数的问题,用连减算式,减几次就是几份,余数是剩余(如26-8-8-8=2,装满3袋,剩2个)。

(五)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