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54制新教材)
五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一)
5.1整理
1.借助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
2.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记录,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难点)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怎样整理呢?(教材P74例题)
探索新知
把爸爸、妈妈和林林的衣服分开放。
探索新知
还可以怎样整理?
还可以按成人的和
儿童的分开整理。
探索新知
还可以按成人的和儿童的分开放。
探索新知
4件
5件
3件
探索新知
我用“○”表示爸爸的衣服,爸爸有4件衣服,
就画4个“○”。
○○○○
△△△△△
□□□
我用“△”表示妈妈的衣服,妈妈有5件衣服,
就画5个“△”。
我用“□”表示林林的衣服,林林有3件衣服,
就画3个“□”。
探索新知
通过上面的整理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一般也不同。
随堂小练
1.请把同类的物品用线连起来。(教材P75第1题)
蔬菜水果
文具
厨具
随堂小练
2.分一分:只能在地上行驶的画“√”,能在空中飞行的画“△”,能在水里航行的画“○”。(教材P75第2题)
√
√
√
随堂小练
3.分类整理下面的图形,把分类结果记录下来。(教材P76第3题)
分类数
一数。
5
2
4
3
当堂检测
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方法一:按形状分
(1)
(2)
(3)
当堂检测
方法二:按颜色分
红色:
绿色:
黄色:
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课堂小结
3.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一般也不同。
4.可以用表格、符号等记录整理的结果。
1.分类的含义:在一堆物品中,把具有相同特征或用途的物品放在一起。
2.分类的方法:分类时先判断所给的物品中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用途等,再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五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一)
5.2分类
经历根据颜色、形状等特点把图形分类的过程,知道分类的标准,掌握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方法,能对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重、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受分类的思想,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回顾复习
把会飞的动物圈出来。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这些扣子可以怎样分类呢?(教材P77例题)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想一想:如果先按形状分,
这些扣子还可以怎样分?
探索新知
方扣还可以按颜色继续分。
圆扣也可以按颜色继续分。
探索新知
想一想:先按扣眼分,这些扣子还可以怎样分?
探索新知
2个扣眼的还可以按颜色继续分。
4个扣眼的也可以按颜色继续分。
探索新知
2个扣眼的每类还可以按形状继续分。
4个扣眼的每类也可以按形状继续分。
探索新知
1.前两种分法都是按形状和颜色这两个标准分类的,但分类的顺序不同。
2.无论先按形状分再颜色分,还是先颜色分再按形状分,最后分类的结果一样,都是分成了4种扣子。
3.如果最后再按纽扣数分,结果就分成了8种扣子。
随堂小练
1.你能把朵朵家的鞋分类整理一下吗?将鞋的编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教材P79第1题)
②
⑥
⑧
①
③
⑩
④
⑤
⑦
⑨
①
③
⑩
随堂小练
2.给下面的车辆分类,并将车辆的编号填在合适的位置。(教材P79第2题)
①
②
⑥
⑧
⑩
?
③
④
⑤
⑦
?
⑨
⑥
⑧
⑩
①
②
⑨
?
③
⑦
④
⑤
?
3.可以怎样分?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下面。(教材P80第3题)
先按颜色分,
再按形状分。
随堂小练
当堂检测
1.把下面的卡片分一分,填一填。
形状
个数
4
4
个数
1
3
2
2
圆点数量
圆形1个点
圆形2个点
方形1个点
方形2个点
当堂检测
5
4
6
2.(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填一填。
当堂检测
1.
5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填一填。
4
6
当堂检测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填一填。
5
4
6
1.
当堂检测
5
4
6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填一填。
1.
(3)先按卡片的种类分,再按形状分,最后填一填。
5
4
6
课堂小结
1.当需要分类的物体比较多,特点比较复杂时,可以通过两次分类得到结果。
2.分类的标准一样,顺序不同,同一堆物体分得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