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1.据考古发现,在二里头遗址非正常埋葬的乱葬遗迹中的死者仅有100多人。商代遗迹中非正常埋葬的现象很多,且甲骨文卜辞显示,商代殉葬人数至少有13052人(不包括提及殉葬,但未提及具体人数的甲骨)。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青铜文明的兴起 B.贫富分化的加剧 C.奴隶制度的强化 D.对外战争的频繁
2.图所示为一枚出土于广西象州的秦国半两铜钱,经鉴定该半两铜钱最可能铸造于战国时期。该币重量为10.05克(按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后的标准,半两铜钱的标准重量约为7.89克)。当地出土的秦代半两铜钱,直径误差小于0.4厘米,厚度误差小于0.2厘米。据此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战国流行私铸货币之风 B.秦朝铸币逐步走向规范
C.秦国直接管辖岭南地区 D.秦朝未能真正统一币制
3.唐初宰相往往一身二任,一方面以宰相身份于政事堂中参与集体议政,另一方面以各司长官的身份指挥相应机构的运行。《政事堂记》载:“长孙无忌起复授司空,房玄龄授左仆射,魏徵授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当时政事堂设于门下省)事。”这种制度安排(???)
A.致力于规避宰相专权 B.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反映了官僚制的成熟
4.如表所示为北宋时期有关图书买卖的若干政令。宋廷颁布这些政令意在(???)
颁布时间
政令内容
出处
元丰三年(1080年)
禁民毋以言涉边机文字(书籍)鬻(卖)高丽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元祐五年(1090年)
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国史实录,不得雕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大观元年(1107年)
禁书、卜筮、阴阳、历算、术数、兵书、敕令、时务、边机、地理(卖入交趾)
《宋史》
A.规范出版行业 B.重塑正统思想 C.捍卫国家安全 D.维护市场秩序
5.元代官修的《元一统志》历时十年编写成书后,官方又耗时八年为其增补了《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等内容。该书虽于元末(1346年)刻版印刷,但仍陆续散佚,如有关云南行省的内容仅余丽江路及其所属巨津州、通安州两个部分。对《元一统志》的史料价值评估最准确的是(???)
A.可探究元代的地理测绘技术 B.可证实元代疆域扩张的范围
C.可折射元代印刷产业的凋零 D.可印证元代土司制度的存废
6.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朱元璋陆续封24个儿子为亲王。诸亲王岁禄万石,王府置相、傅等属官,护卫甲士少者有3000余人,多者有19000人,隶籍兵部。公侯大臣见到亲王皆需伏拜。诸王时或奉诏征伐,节制诸将。据此可推知,这一做法(???)
A.缓和了文武官员的对立 B.减轻了边防的财政压力 C.埋下了政局变动的隐患 D.复兴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7.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英、法等国将其视为“中国之新兴力量”,多次派出代表与其接触。咸丰十年(1860年),清朝江苏政府向英、法乞援,同年7月,英、法在上海的舰队助清军重创太平军,李秀成被迫放弃攻打上海的计划。这反映出英、法(???)
A.勾结军阀意图分裂中国 B.遭到太平天国顽强抵抗 C.帮助清廷开展洋务运动 D.极力维护在华既得利益
8.1919年8月,《申报》记者调查发现:当时所谓传播新思想之报章,如《新青年》《每周评论》及《新潮》等销行颇广。作为《新青年》前5卷广告发行独家代理的群益书社不仅表示“索刊即寄”,还在40多天里堂而皇之地登出15次“再版预约”的广告。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A.五四运动扩大了新思想的影响 B.《申报》成为新思想传播主阵地
C.《新青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D.思想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9.图所示为1941年5月27日《新疆日报》头版标题和漫画《中条山展开敌后袭攻!》(指八路军及华北民兵发起的声势浩大的交通破击战,这一行动被部分民众称为“新百团大战”)。《新疆日报》这一做法主要着眼于(???)
A.揭露日军残酷暴行 B.赞扬边区建设成果 C.凝聚团结抗战意志 D.讽刺国民党军无能
10.1950年2月,毛泽东致电正在同英方进行建交初步程序谈判的新中国代表,强调英国代表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及其他组织中继续承认国民党代表为合法(代表),拒绝接受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这在建立中英外交关系上是不可能不解决的先决问题。这体现出新中国(???)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重视参与国际体系 C.谴责英国孤立中国 D.主动改善中英关系
11.1982年,河北省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