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25安徽名校模考创新题4-语文
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校组织“探索自然奥秘”课外实践活动,为提高活动效率,老师组织同学们再次阅读《昆虫记》,了解昆虫习性和作者的写作特点,需要你阅读下面文字,并完成相关的任务。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满泥泞的池
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匿在一个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是用来作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用的。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这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剥蚀、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在筑巢的时候,石蚕用牙齿把这种根皮撕成粗细适宜的纤维,然后把这些纤维巧妙地编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使它的身体能够恰好藏在里面。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衲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
???石蚕的小鞘不但是它的寓所,同时还是它的防御工具。我曾在我的玻璃池塘里看到一幕有趣的战争,鲜明地证实了那个其貌不扬的小鞘的作用。
???玻璃池塘的水中原本潜伏着一打水甲虫,它们游泳的姿态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有一天,我无意中撒下两把石蚕,正好被潜在石块旁的水甲虫看见了,它们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蚕的小鞘,里面的石蚕感觉到此次攻击来势凶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蝉脱壳的妙计,不慌不忙地从小鞘里溜出来,一眨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
???可怜的水甲虫啊!它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聪明的石蚕早已逃到石底下,重新建造它的新鞘,准备着它们的下一次袭击了。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至于下沉呢?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的时候,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出腿来,呼吸空气,然后,轻轻摆动小腿,就可以自由地浮上来了。当它想沉入水底时,它会把收缩的腿放进鞘里,缩紧身子,这样就可以沉入水底了。石蚕正是靠着这一伸一缩,像活塞一样运动着,从而实现了在水中的自由升降。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一伸一缩的动作来移动身体,就像用腿走路的人一样,即使腿再多,在转弯的时候也不会有多灵活。
???虽然石蚕的游泳技术不怎么样,但是它靠着小鞘在水中巧妙地生存着。它的小鞘不仅能帮助它防御外敌,还能让它在水中自由移动,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在这个小小的池塘世界里,每一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节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水甲虫、豉虫、池鳐等池塘生物,营造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为石蚕的出场提供了生态背景。
B.文中将石蚕的小鞘比作“百衲衣”“象牙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小鞘材质多样、构造精巧的特点。
C.作者通过剥离小鞘后观察小鞘和石蚕沉浮的实验,发现小鞘里并没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
D.全文以细腻的描写和拟人化的表达,展现了石蚕的生存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对造物神奇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