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2024学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对抗赛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1.46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1.88万字
文档摘要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

第二次对抗赛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0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经过约9小时的飞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会威胁其运行安全的是()

A.太阳辐射 B.耀斑爆发

C.舱地距离 D.地球自转

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过程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当天西安市日落西南 B.纽约(西五区)一直处于白天

C.舱外大气密度逐渐增大 D.开罗(东二区)一直处于31日

【答案】1.B2.C

【解析】

【1题详析】

耀斑爆发时,太阳会释放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强烈射电,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圈中的电离层,使得穿过电离层的空间站与地面之间联系的信号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正确;太阳辐射、舱地距离和地球自转对电磁波信号无明显影响或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2题详析】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08时43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天西安市日落西北,A错误;北京时间4月30日08时43分对应纽约(西五区)为4月29日21时43分,纽约处于黑夜,B错误;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过程中,海拔不断下降,舱外大气密度逐渐增大,C正确;北京时间2023年4月30日08时43分对应开罗(东二区)为30日02时43分,D错误。故选C。

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是全球中生代红层(红层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集中连片分布区,其中,Zion国家公园的砂岩红层沉积于三叠纪末由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型内陆盆地,是该高原红层的典型代表。Zion国家公园整体上为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公园内地质构造较稳定,褶皱和断层较少。下图示意Zion国家公园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Zion国家公园的主要岩石()

A.致密坚硬 B.发育有层理结构

C.与石英岩岩性一致 D.表面多气孔

4.形成Zion国家公园高原——深切峡谷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沉积

【答案】3.B4.A

【解析】

【3题详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层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组成红层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B正确。致密坚硬的为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石英岩为变质岩,变质岩与沉积岩岩性不一致,C错误。存在气孔的为喷出型岩浆岩,D错误。故选B。

【4题详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Zion国家公园整体上为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峡谷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正确。风力侵蚀作用并不会形成深切峡谷,B错误。冰川侵蚀多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该地纬度较低,冰川作用不明显,C错误。风力沉积会形成沙丘等地貌,与该地的峡谷景观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A。

下面甲、乙两图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和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选项符合图中表层海水盐度分布情况的是()

A.甲图为夏季,海水盐度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甲图为冬季,沿岸盐度受南下寒流影响大

C.乙图为夏季,沿岸与外海盐度空间差异大

D.乙图为冬季,等盐度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

6.台湾海峡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

A.冬季海冰影响海上航行 B.海水密度与船舶吃水深度成正相关

C.可从海水提取盐类资源 D.渔业生产与海水盐度高低无相关性

【答案】5.B6.C

【解析】

【5题详析】

图中海域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沿岸流,甲图中沿岸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方向,是受冬季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的寒流,因此甲图为冬季,乙图为夏季,AD错误;冬季表层盐度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沿岸盐度受南下寒流影响大,B正确;乙图为夏季,等盐度线较稀疏,沿岸与外海盐度空间差异小,C错误。故选B。

【6题详析】

台湾海峡位于低纬度地区,冬季气温较高,海水不结冰,A错误;海水密度越大则浮力越大,浮力越大则吃水深度越浅,呈负相关,B错误;海水中富含钠、镁、钾等盐类物质,可从海水中提取盐类等资源,C正确;不同的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不同,故当地渔业生产与海水盐度关系很大,D错误。故选C。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如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域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