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数学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3.6.1 代入消元法教案(2025秋).doc
文件大小:34.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0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3.6.1代入消元法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经历探索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理解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所体现的化归思想方法.3.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良好的数学思想,逐步渗透类比、化归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感受“消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在上节课中,我们列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知道是这个方程组的一个解,这个解是这样得到的呢?[教学说明]通过建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问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走进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愉悦地接受教学活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对于方程组方程①、②中的x都表示1月份的天然气费,y都表示1月份的水费,由此方程②中的x、y分别与方程①中的x、y的值相同.

由②式可得,x=y+20③.

于是可以把③代入①式,得(y+20)+y=60④解方程④,得y=20,把y的值代入③式,得x=40,因此原方程组的解是2.解方程

解:把②代入①,得2y-(3y-1)=7解得y=-6把y=-6代入②中,得x=-19.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归纳结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想法是:消去一个未知数(简称为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在上面的例子中,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是:把其中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然后把它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便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3.解方程组

观察分析此方程组与2中的方程组在形式上的差别.易知2的方程组中直接将一个方程移项后代入另外一个方程,而此方程组中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不能直接代入,这时怎么办呢?能不能将其中一个方程适当变形,用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显然,这个变形是能够办到的.我们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某个方程两边同除以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使这个未知数的系数化1,化成例1的形式;另一个是将某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各项移到另一边,再把这个未知数的系数化1,从而达到“用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目的.

显然第二种方法更为直接,因而考虑方程中各项的系数,选择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易见①比较简单,所以将方程①中的x用y来表示.

解:由①,得x=4+y,③将③代入②,得3(4+y)-8y-10=0,y=-0.8.

将y=-0.8代入③,得x=1.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x=1.2,y=-0.8.[教学说明]这里是先消去x,得到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可不可以先消去y呢?(让学生试一试,并比较两种解法的优劣.易知先消去x使变形后的方程比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由上面的解题过程,你能总结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

[归纳结论]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1)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变形,使得一个未知数能用含另一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2)把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3)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另一未知数的值.(4)写出方程组的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例题.

2.方程-x+4y=-15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是(C)A.-x=4y-15B.x=-15+4y

C.x=4y+15D.x=-4y+153.将y=-2x-4代入3x-y=5可得(B)A.3x-2x+4=5B.3x+2x+4=5C.3x+2x-4=5D.3x-2x-4=54.见教材P7例1.5.用代入法解方程组有以下过程:

(1)由①得x=③;

(2)把③代入②得3×-5y=5;

(3)去分母得24-9y-10y=5;

(4)解之得y=1,再由③得x=2.5.其中错误的一步是(C)

A.(1)B.(2)C.(3)D.(4)

6.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

(1)3x+4y-1=0;(2)5x-2y+9=0分析:即将方程作适当的变形,把含有y的项放在方程的一边,其他的项移到方程另一边,再把y的系数化1.

[教学说明]通过不同题型考察代入法解方程组,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