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7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速递】
英国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恩格斯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评价:“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两次工业革命基本线索:
4.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以从事获利丰厚的养羊业,为毛织业提供羊毛原料。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历时300多年的英国圈地运动最为典型,也叫作“羊吃人”运动。
5.亚当·斯密: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实力,在亚非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将这些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本课内容】
纺织技术的革新:
背景:
材料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2:在英国的海外扩张中,大三角贸易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材料3:英国在1698-1775年,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
材料4: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材料5: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背景总结】
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条件: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原始资本。
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积累的生产技术,为技术革新提供条件。
结论: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工业必须改善其组织和技术。
2.工业革命:
(1)定义: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生产领域里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2)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开始: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于英国;发展:18世纪后期起,法美德意志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4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3)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4)实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手工劳作。
(5)性质: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3.重要成就:
(1)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5)现代工厂制度确立: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工厂制的主要特征及其环境】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机械化生产。工厂的环境差,工人劳动时间长,被机器束缚。
4.工业革命特点总结:
工业
革命
特点
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时间经验积累,_______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首先发生于________,随后扩展到美法德等国;
以轻工业为突破口,以____________为动力来源(以煤炭为能源);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现代_____________的确立。资本主义________
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交通变革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贷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影响】推动交通领域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
三.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1.材料1: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