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吉林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doc
文件大小:27.9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94千字
文档摘要

吉林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吉林中考物理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

1.机械运动

-长度测量: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1μm=1000nm。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frac{s}{t}\)(\(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单位有m/s、km/h,1m/s=3.6km/h。

2.力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计算公式\(G=mg\)(\(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质量,\(g=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压强

-压强公式\(p=\frac{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液体压强公式\(p=\rhogh\)(\(\rho\)表示液体密度,\(g=9.8N/kg\),\(h\)表示液体深度)。

-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p_0=1.013×10^5P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F_浮=G_排=\rho_液gV_排\)。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_浮G\)时,物体上浮;当\(F_浮=G\)时,物体悬浮;当\(F_浮G\)时,物体下沉。(对于实心物体,当\(\rho_物\rho_液\)时上浮,\(\rho_物=\rho_液\)时悬浮,\(\rho_物\rho_液\)时下沉)

二、热学部分

1.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摄氏温度(\(t\)):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放热)。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

3.内能与热量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焦耳(J)。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它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三、光学部分

1.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