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新区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A.和平发展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4.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A.李自成的起义军攻人北京
B.吴三桂引清人关攻人京
C.皇太极率领清军攻人宁城
D.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全城
5.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剧中抨击封建反动势力,讴歌人的伟大,其体现的进步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神权主义 C.王权主义 D.人文主义
6.伴随新中国诞生,共产党提出了方针,使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A.共同繁荣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一枝独秀
D.独立自主
7.由下表可知,1787-1865年,英国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
时期(年)
1787—1815
1816—1820
1821—1840
1841—1845
1846—1865
高工资农业区
10.5
19.9
9.2
7.4
13.9
矿业区
20.1
26.3
25.3
13.4
0.0
工厂区
32.1
25.1
36.5
39.7
47.1
A.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B.机器生产加剧了工人失业
C.轻纺工业成为重要经济部门
D.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8.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这一思想与下列哪一项外交思想相吻合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多边外交
9.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①③B.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0.“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
11.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A.狮身人面像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种姓制度
D.司母戊鼎
12.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的时期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1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