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最新试题精选(福建专用)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
议论文|说明文
(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为劳动者喝彩??
侯为标
①高尔基说: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的源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份平凡的工作背后,都是一种责任与坚守,每一个汗水中的微笑,都令人心生敬意。
②人类通过劳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劳动的传说与美丽的赞歌。远古“愚公移山”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劳动能够创造奇迹,告诉后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什么不能实现。在社会生活中劳动与文学也密不可分,诞生了很多以劳动为主题的杰出作品,如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沉浸式写法,把劳动者的形象、劳作的场景、劳动的艰苦浓缩在诗歌中,告诫人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③劳动是获取幸福的唯一密码。所有美好的梦想,只有通过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三代塞罕坝人在1500米的高原上,历经55年的艰苦劳动,让“一棵松”成长为112万亩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靠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然生态,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科学家通过辛勤的劳动刻苦钻研,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中国空间站“太空之家”遨游苍穹,探索浩瀚的宇宙,寄托了中国人对辽阔太空的无限遐想。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都是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代劳动者胼手胝足、晨炊星饭的结果,凸显着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通过劳动不断追赶超越,如涓涓细流汇成奔涌大河,展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铺展出伟大时代的精彩画卷。
④劳动改变着人类社会,创造着人类文明。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倡导和传承。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数智时代的高速发展,新的劳动形态不断出现,劳动内容、劳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有形劳动还是无形劳动,都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天道酬勤,美好的生活皆靠劳动创造。
⑤五月,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正是耕耘的大好时节。岁月因劳动而意义不凡,劳动因岁月而果实累累。劳动者的每一滴汗水都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擦亮着梦想的天空。当黄昏来临,喧闹的一天即将落下帷幕,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向那些平凡的劳动者回眸致意,为每一位用双手创造生活、缔造美好明天的劳动者送上深深的祝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创造美,需要聪明智慧,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B.劳动形态、劳动内容、劳动环境的发展变化,加速数智时代早日来临。
C.篇末“致意”和“祝福”呼应标题中的“喝彩”,文章中心更加明确。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2.下面的材料是否可以支撑文章第二段中的观点“劳动与文学密不可分”?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解诂》)
3.班级举办“劳动的价值”主题班会,课前要准备发言稿。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好发言稿的开头。(要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发积极的思考。)
【答案】1.B2.第一问:可以支撑。
第二问:材料中的“事”是劳动者的经历与经验,也是歌唱的内容,这句话明确指出劳动者是文学的创作者,劳动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3.同学们,AI时代已经到来,智能装卸、机器人扫地等纷纷涌现,人类的部分劳动逐渐被取代。今天,传统的劳动还有价值吗?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④段“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数智时代的高速发展,新的劳动形态不断出现,劳动内容、劳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可知,因为数智时代的高速发展,从而导致新的劳动形态不断出现,劳动内容、劳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非“劳动形态、劳动内容、劳动环境的发展变化,加速数智时代早日来临”,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故选B。
2.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材料“劳者歌其事”意思是:劳力的人干着重活歌唱。说明了诗歌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感情的流露,诗歌起源于劳动。或说明了劳动者是文学的创作者,劳动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结合②段分论点“人类通过劳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劳动的传说与美丽的赞歌”可知,能够证明这一观点。
3.本题考查拟写发言稿开头(或语言表达)。围绕“劳动的价值”,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的方式来写,能引发积极的思考即可。
示例:同学们,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人的体力得到了解放。新的时代如何彰显劳动的价值呢?
(2024·福建厦门·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