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人体形态与结构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能造血的是()
A、红骨髓
B、黄骨髓
C、骨密质
D、骨松质
E、骨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强,主要起支持作用,无造血功能;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有造血功能但不如红骨髓;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不具备造血功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骨膜主要对骨的生长、修复等起作用,不造血。
2.有关胸膜腔的错误描述()
A、由脏胸膜和壁胸膜围成
B、左右各一,并不连通
C、腔内为负压
D、最低处为肋膈隐窝
E、在深吸气时,肺缘能深入各胸膜隐窝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胸膜腔由脏胸膜和壁胸膜围成,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呈负压,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而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深入各胸膜隐窝内,所以选项E描述错误。
3.女性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是因为
A、前上方与阴蒂相邻
B、膀胱容积大
C、尿道短、宽而直,与阴道相邻
D、尿道开口于阴道前庭
E、女性抵抗力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女性尿道短、宽而直,且与阴道相邻,开口于阴道前庭,距离肛门较近,这些解剖特点使得细菌容易逆行进入尿道和膀胱,从而导致逆行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选项A与逆行性尿路感染无关;选项B膀胱容积大小与逆行性尿路感染关系不大;选项D只是尿道开口位置,不是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的关键原因;选项E女性抵抗力差不是其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直接原因。
4.不属于下消化道的器官是
A、结肠
B、胃
C、回肠
D、空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下消化道是指空肠及其以下的部分,包括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等。胃属于上消化道,所以不属于下消化道的器官是胃。
5.位于胸部前上部浅层的肌肉是
A、胸小肌
B、肋间外肌
C、肋间内肌
D、胸大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胸大肌位于胸部前上部浅层,为扇形扁肌,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等。肋间外肌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作用是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作用是降肋助呼气。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可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6.消化管一般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
A、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B、粘膜、肌层、浆膜
C、上皮、固有层、肌层、外膜
D、上皮、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消化管一般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肌层一般为平滑肌;外膜分为纤维膜和浆膜两种类型。
7.幽门位于
A、第11胸椎体左侧
B、脐平面
C、第1腰椎体右侧
D、第11胸椎体右侧
E、第1腰椎体左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幽门位于第1腰椎体右侧。幽门是胃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部分,其位置约在第1腰椎体右侧附近。
8.胃的溃疡和肿瘤好发于
A、胃底
B、贲门部
C、幽门部
D、角切迹
E、胃体
正确答案:C
9.通过膈主动脉裂孔的结构是
A、食管
B、迷走神经
C、胸导管
D、下腔静脉
E、膈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迷走神经通过食管裂孔;膈神经不通过膈主动脉裂孔;下腔静脉通过腔静脉孔。
10.不属于内脏器官的是()
A、尿道
B、胃
C、气管
D、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心属于心血管系统,不属于内脏器官。内脏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器官等。尿道属于泌尿系统;气管属于呼吸系统;胃属于消化系统,均为内脏器官。
11.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环状软骨
D、会厌软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喉软骨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所以成对的喉软骨是杓状软骨,答案选B。甲状软骨是不成对的最大的喉软骨;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唯一呈完整环形的软骨,对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会厌软骨也是不成对的,其作用是在吞咽时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12.胫骨下端
A、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
B、内侧面有关节面
C、向内下突起为内踝
D、前面有胫骨粗隆
E、与足舟骨形成关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胫骨下端向内下突起为内踝。A选项描述的是胫骨上端;B选项胫骨下端内侧面没有关节面;D选项胫骨粗隆在胫骨上端前面;E选项胫骨下端与距骨形成关节,而不是与足舟骨。
13.神经元之间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
A、突触
B、闰盘
C、缝隙连接
D、紧密连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缝隙连接主要用于细胞间电信号和小分子物质的直接交换;闰盘是心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