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如何写好议论文主体段:观点句 阐释句 事例句 分析句 小结句.docx
文件大小:50.6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6.35千字
文档摘要

下载原文可修改文字和底色颜色查看原文

如何写好议论文主体段: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分析句小结句

来源:作文选刊

主体段写法

高考标准议论文写作教程

观点句

分论点,扣题扣住中心论点

阐释句

对分论点的解释

事例句

2-3个扣题事例

分析句

从扣题扣关键词扣中心论点的角度分析

小结句

全段小结,扣住中心论点关键词展开

观点句

标准议论文首先吸引阅卷老师关注的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句,它们或是全文的“灵魂”,或是段落的“眼睛”。好的观点句必须紧扣主论题,或揭示主旨,或点明中心,语言准确,逻辑严谨。观点句最好放在句首或者单独成段。

示例1:飞禽翱翔天际俯瞰壮美的景色,走兽奔跑跳跃丈量辽阔的大地,伫立于黄土上的大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追寻心中的远方。我赞叹于大树心中留存的理想底色,更佩服于大树为追寻理想结下的甜美果实:它不仅具有理想主义的甜美醇香,更有着现实主义的种子得以扎根四方。踩在现实的坚实土地上,才能迈开大步追寻诗和远方。(邱泓韬《让理想之树结出实用之果》)

评析:本段是全文的开头部分。结尾的画线句承接上句、紧扣标题,用一个条件关系复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踩在现实的坚实土地上”照应标题中的“实用之果”,“追寻诗和远方”照应标题中的“理想之树”,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示例2: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能涵养精神、塑造人格。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无不在劳动过程中得到体现。“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他们的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却有着同样一颗炽热的、鲜活跳动着的热爱劳动的心。他们的精神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地不懈奋斗。(2019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评析:本段是全文主体部分的其中一层。开头的画线句承上启下提出本层中心,递进关系的复句使中心句的表述更有层次感,同时起到文脉作用,清晰地显示了文章的论证思路。

学生作文精品片段:

做“中国式青年”,还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气魄,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如今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也是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竞争。一大批“中国式青年”已经担纲并撑起中国的科研事业,如中国航天科研一线人员的平均年龄是35岁,神舟载人飞船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一号控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他们“有担当,不放弃,重传承,新老交替无缝衔接、接力前行,一批批航天追梦者永远青春,一路向前”,他们就是典型的“中国式青年”,他们让世界领略到中国有为青年的“中国式”风采。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科技的发展具有益处,且慷慨激昂。

就像火车给台儿沟带来了“生命的美好”,网络等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石金泉以己为棋,救助母女,被评:“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先生大义”;再如博主“煎饼果仔”发布的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让国民听到文物的呼唤:“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又如,博主“九月江寻千”通过学习制作绒花,古法制作毛笔,制作油纸伞,学习打铁花等,带人们领略千年前的极致浪漫,激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眸与重视……这些科技之风,吹来了新篇章,且慷慨激昂。

阐释句

阐释句的表述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心句的内涵作补充性阐释,一种是对原材料的內容作概括性或具体化阐述。阐释句特别适合道理论证。

阐释分论点句,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阐释句的写法:角度方向(内涵、目的、原因......)、方式(先否定,再肯定;由浅到深,指向本质;拆解核心概念,以排比展示逻辑关系。)句式:是......是,不是......而是、有......有......,没有......怎么能......

示例1:劳则生欢,劳动使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抽时间劳动并不意味着苦和累,而是一种泼洒汗水、收获快乐的过程。通过劳动,我们可以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获取帮助别人的满足感,体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劳动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学习虽然忙碌,劳动虽然也有劳累,但劳动更多的是让我们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细小而平凡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单调,而是繁花似锦、热烈充盈。(2019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劳则生欢,劳则生慧》)

评析:画线部分用并列关系复句对开头的中心句作补充性阐释,进一步界定并强调对劳动的正确认知。“泼洒汗水、收获快乐”既能照应中心句“劳动使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又能总领下文“通过劳动,我们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享受生活细小而平凡的乐趣”。

示例2:“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的家族文化中,家国情怀,从未缺席。你的二太爷爷全家投身报国事业,他们用“誓扫倭奴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