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过关小卷01
(试题分值:35分测试时间:45分钟)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南大库的家居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青年人的成长需要过程,______。
②反观当下,部分青年人渴望超速发展,“我报翻译速成班,一个月拿口译证”“我买明星养成手册,想一夜成名”等想法盛行。这些急于工作、急于见成效的心态成为了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
③人的成长需过程,追求速成难成功。古典优雅的钢琴演奏要经过千百次指法的重复练习,芭蕾舞者的完美舞姿需忍受数不胜数的练功伤痛,轻信速成招数不会有奇迹。看树知人,与其目光游移、辗转腾挪,青年人应一门深入,久久为功,静心钻研,苦练本领。
④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青年人的成长离不开勤奋刻苦和万般磨砺。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5岁开始练球,寒来暑往,18年不曾停歇。即便过年也只有三天的假期。她每天训练长达十小时以上,还经常主动要求加练。要在乒乓之路上走的更远她还得不断的磨砺自己。作为陪练期间,她经常模仿外国选手,默默锤炼技艺,将每一滴汗水都化为球技的精髓。巴黎奥运会期间,她打满全场,不输任何一场外战。最终,她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让五星红旗在法国巴黎高高飘扬。青年人也应该像孙颖莎那样用“台下十年功”换取“台上一分钟”的精彩绽放。
⑤任何人成长都需要过程,青年人要学会宁心静气,方能沉淀精华。成长的背后可能会有煎熬、会有坎坷,都需要自己沉下心面对。“10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静心坚守。曹雪芹用十年的时间,隔绝尘世喧嚣,一人一桌一笔一砚,写成了《红楼梦》。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让自己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打扰。由此观之,沉下心,慢慢来,丰盈内心,提升自己,你想要的美好终将如期而至。
⑥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
⑦愿青年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1.(2分)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2.(2分)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列举种种青年人追求速成的现象,承接第①段内容,引出下文的具体论述。
B.第③段举钢琴演奏和芭蕾舞者的例子,证明了人的成长有过程,成功背后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练习。
C.第⑤段引用“10年法则”以及曹雪芹、毛泽东的例子,强调青年人在成长中要勇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D.第⑥段举季羡林先生北大种莲的经历证明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的结论。
3.(4分)阅读文章,写出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本题9分)阅读《学会思》,完成下面小题。
学会思
朱传世
①会思考是一生享之不尽的财富。从小就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成功会时时光顾你。
②勤思考、会思考的人生与不爱思考、不会思考的人生,迥然不同。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曾说:“经过自己仔细的研究、思考,与从来不动脑筋而请教别人,两者之间,有天渊之别。”事实确如他所言。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矿石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武断地认为它是金属铬。不久,瑞典物理学家、化学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这种化学物,他刨根问底,苦苦追思,终于发现这种金属是不为人知的钒。为此,维勒痛悔莫及,由于自己没有深入思索,与一个科学发现的良机失之交臂。
③怎样做到会思呢?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中国古代圣贤说的话,很有见地。意思是说,要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学中思,思中学,边学边思。正如大学问家朱熹所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要想使读到的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就必须精于思考。否则,他山之石,亦不可攻玉。
⑤享誉世界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小时候挨罚的事也许对我们会很有启发。一百多年前,在德国某小学的低年级班里,有几个孩子因发出闹声而被老师留下来罚做算术题:从一加到一百。当别的孩子忙着一个一个累加数字的时候,高斯却一动不动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他在练习本上写上一个答数交给了老师,
顺利过关。第二天,老师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做得又快又准。高斯机敏地回答说:“我想这个题目一定有一个快捷的好办法。您知道,100加1是101,99加2也是101,这样一直加下去就有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