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 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文件大小:276.8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1.84千字
文档摘要

4.元素及其化合物

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A)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漂白粉使用时为加快其漂白速率往往可滴加适量醋酸

酸性:CH3COOHHClO

Ⅰ对,Ⅱ对,有

B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Ⅰ对,Ⅱ对,无

C

双氧水、氯气、硫酸铜均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因为双氧水、氯气、硫酸铜都具有较强氧化性

Ⅰ对,Ⅱ对,有

D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为橙红色

说明氯的氧化性比溴的强

Ⅰ对,Ⅱ对,无

2.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主族元素R,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D、E四种物质均难溶于水,单质R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化合物A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氢氟酸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R+2OH-+2H2O===2RO2-+3H

D.分别测化合物C和Na2CO3溶液的pH,前者pH大,所以非金属性CR

3.明矾[KAl(SO4)2·12H2O]可用作净水剂。某同学设计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Mg、Fe等)制备明矾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

B.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3H+===Al3++3H2O

C.操作a是蒸发结晶,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等

D.明矾净水的原理: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4.部分含K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

A.存在c→d→e的转化

B.能与H2O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

C.新制的d可普遍用于检验尿糖

D.图乙晶胞投影图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KO2

5.实验小组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装置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①中未观察到蓝色,证明浓硫酸没有被还原

B.②中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③中淡黄色粉末变白,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D.④中产生沉淀,证明S2-被氧化

6.一种以辉铋矿(主要成分为Bi2S3,含有少量的Bi和Bi2O3等)为原料冶炼金属铋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BiCl3水解生成难溶的BiOCl;

②化合物中Bi通常呈+3价或+5价,NaBiO3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溶浸”步骤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提高铋的浸取率,抑制Bi3+的水解

B.“溶浸”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6FeCl3+Bi2S3===6FeCl2+2BiCl3+3S

C.“置换”步骤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FeCl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7~9小题。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铜或铜的化合物在许多反应中作催化剂。Cu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CuCl可溶于Cl-浓度较大的体系,如能溶于盐酸:CuCl+2Cl-CuCl32-(棕色),能被硝酸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转化为Cu2O,Cu2O在酸性条件下可歧化为Cu2+和

7.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所示为“点击化学”的一种代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Ⅰ中C、N、O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N

B.基态Cu+的电子排布式为3d10

C.Cu+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焓变,增大反应速率

D.有机物Ⅱ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最多6个原子共直线

8.含Cu2+的废液经回收利用可生成附加值较高的氧化亚铜,下列流程可回收高品质氧化亚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通入SO2生成的沉淀是CuSO3

B.流程中加入的沉淀剂不能过量

C.沉淀转化为Cu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用AgNO3溶液检验流程中的沉淀是否完全转化为Cu2O

9.向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投入光亮的铜片,一段时间后再通入足量的SO2,铜片表面很快变暗,生成黑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棕色;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黑色固体是Cu2S

B.将棕色溶液加水稀释会产生白色沉淀

C.光亮的铜片投入盐酸中会生成CuCl

D.SO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