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
目标要求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
2.光合作用的过程
源于必修1P103“相关信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和呼吸作用中的[H]不同:光合作用中的[H]是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简化表示方法;呼吸作用中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的简化表示方法。
3.反应式
(1)产物为(CH2O):CO2+H2Oeq\o(――→,\s\up7(光能),\s\do5(叶绿体))(CH2O)+O2。
(2)产物为C6H12O6:6CO2+12H2Oeq\o(――→,\s\up7(光能),\s\do5(叶绿体))C6H12O6+6O2+6H2O。
(3)元素的转移途径
①H:3H2Oeq\o(――→,\s\up7(光反应))[3H]eq\o(――→,\s\up7(暗反应))(C3H2O)。
②C:14CO2eq\o(――――→,\s\up7(CO2的固定))14C3eq\o(―――→,\s\up7(C3的还原))(14CH2O)。
③O:H218Oeq\o(――→,\s\up7(光反应))18O2;C18O2eq\o(――→,\s\up7(CO2的固定))C3eq\o(――→,\s\up7(C3的还原))(CH218O)。
4.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
项目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区别
能量来源
光能
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
代表生物
绿色植物
硝化细菌
相同点
都能将CO2和H2O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5.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各物质含量的变化
(1)“过程法”
(2)“模型法”
①图1中曲线甲表示C3,曲线乙表示C5、[H]、ATP。
②图2中曲线甲表示C5、[H]、ATP,曲线乙表示C3。
③图3中曲线甲表示C5、[H]、ATP,曲线乙表示C3。
④图4中曲线甲表示C3,曲线乙表示C5、[H]、ATP。
考向一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综合考查
1.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3中的化学能
B.C3可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弱变强,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A
解析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参与CO2的固定,A错误。
2.下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产物磷酸丙糖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磷酸丙糖转移蛋白(TPT)的活性是限制光合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i输入叶绿体减少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减少
B.暗反应中磷酸丙糖的合成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
C.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蔗糖形式运出细胞的
D.农业生产上可通过增加CO2浓度来提高作物中蔗糖的含量
答案D
解析据图示信息,磷酸丙糖通过TPT从叶绿体输出的同时伴随着Pi进入叶绿体,因此Pi输入叶绿体减少,说明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的输出过程受阻,即输出减少,A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能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由图示可知,该过程能合成磷酸丙糖,B正确;由图示可知,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磷酸丙糖会在细胞质基质中用于合成蔗糖,然后以蔗糖形式运出细胞,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则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合成蔗糖的过程会受到影响,作物中淀粉含量会上升,而蔗糖含量下降,D错误。
考向二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3.(2022·天津河东高三模拟)正常生长的小球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改为在绿光下继续培养,此后小球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会发生的变化是()
A.H2O在光下分解速率不变
B.卡尔文循环增强
C.ADP/ATP比值上升
D.C3/C5比值下降
答案C
解析改为在绿光下继续培养,导致光反应减弱,H2O在光下分解速率下降,A错误;光反应减弱,产生的[H]和ATP减少,导致卡尔文循环减弱,ADP/ATP比值上升,B错误、C正确;C3还原成C5的量减少,但C5的消耗量暂时不变,所以C5含量减少,C3/C5比值上升,D错误。
4.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