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江苏省苏州市决胜新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4年7月17日,小明乘坐D575次列车(运行时间10:05—21:08)从兰州(103°30E)到乌鲁木齐(87°30E),参加2024南疆大环线地理研学活动,一路阳光灿烂。查询得知,当日兰州昼长14时20分,乌鲁木齐昼长15时06分,沿途每到车站,小明都会查询、记录当地的气温和日影。下图为“兰新高铁路线示意图和张掖西站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到达西宁站、山丹马场站、张掖西站时,小明查询的气温分别为22.6℃、18.2℃、26.1℃,影响三个车站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天气状况
2.在张掖西站站台上,小明面朝列车前进方向站立,此时他的影子指向其()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3.小明当天经历的昼长最接近()
A.11小时 B.12小时15分
C.14小时30分 D.15时45分
【答案】1.C2.C3.D
【解析】
【1题详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从西宁到张掖气温先降低再升高,结合中国山脉分布可知,此期间翻越了祁连山,故位于祁连山的山丹马场站因海拔较高而气温较低,C正确;西宁纬度最低,理论上温度最高,不符合题意,A错误;三者海陆位置差异较小,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一路阳光灿烂,沿途天气晴朗,天气状况对区域气温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2题详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张掖西站停车时间为北京时间13:06-13:09,结合张掖经度,可计算出当地地方时约在11点多,接近12点,太阳在东偏南,接近正南,影子应在西偏北,接近正北。小明面朝列车前进方向即西北方向站立,结合张掖站站台走向,可判断影子位于其右前方,C正确,ABD排除。故选C。
【3题详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日兰州昼长14时20分,可以计算兰州日出地方时为4:50,根据兰州经度可计算兰州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5:56;根据乌鲁木齐昼长15时06分,可计算出乌鲁木齐日落地方时为19:33,根据乌鲁木齐经度可算出乌鲁木齐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1:43分。小明当天经历的昼长可分段计算,第一段为从兰州日出5:56到10:05发车,计4小时9分钟;第二段为整个乘车期间,计11小时3分钟;第三段为21:08下车到21:43乌鲁木齐日落,计35分钟,三段相加可得15时47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出露岩层经历了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时期的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石灰岩形成时期,地球上()
A.被子植物兴盛 B.蕨类植物繁盛
C.爬行动物盛行 D.哺乳动物出现
5.图中未知岩层可能是()
A.侏罗纪花岗岩 B.二叠纪砂页岩
C.石炭纪粉砂岩 D.泥盆纪砂砾岩
【答案】4.B5.A
【解析】
【4题详析】
据图可知,石灰岩形成于距今3亿年的石炭纪,属于晚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繁盛,B正确;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盛行,被子植物兴盛于新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末期,ACD。故选B。
【5题详析】
据图结合可知,未知岩层形成时间距今1.6亿年,从时间上看,介于2.6亿年形成的古生代二叠纪页岩与1.2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碎屑岩之间,可能为中生代侏罗纪花岗岩,A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均属于古生代,时间早于1.6亿年,BCD错误。故选A。
某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图)。图中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目前a处小褶皱直立,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
A.岩性较硬,耐侵蚀 B.岩性较软,耐风化
C.岩性较硬,易断裂 D.岩性较软,易崩塌
7.若发现山丘小褶皱中有重要矿藏,则下列地点开采条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6.A7.B
【解析】
【6题详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三个小山丘均存在褶皱,三个山丘的褶皱倾斜方向不一致,说明该地岩层之前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般来说经过构造运动凸起的区域,易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影响,但该地褶皱保存较为完好,说明岩性较为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A正确,BD错误。图中未看到明显的断裂带,C错误。故选A。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