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语句补写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恰当补写出空缺的句子,保证其语言的连贯。这种题型在近年来无一年“缺席”高考卷,是最热、最高频的考点之一。考生要想在考场中拿到比较满意的分数,就必须熟悉这种题型考查的重点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语句补写题的答题策略。
高考命题特点:
年份卷别
设题形式
命题特点
2019—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
1.采用主观题形式单独考查。
语段:①以说明性语段为主,兼顾议论性、文学性。②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③可以是一个大语段,由4~5个句子组成。也可以由2-3个小语段组成。
句子:①要补写的句子以3个为主;②补写句子的类型有领起句、展开句、过渡句、总结句,展开句居多。答案:①简练,每句一般不超过15个字;②答案中的关键词多在补写句上下文中可以找到。
2021年新高考Ⅰ、Ⅱ卷和全国甲、乙卷2022年新高考Ⅰ卷和全国甲、乙卷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和全国乙卷2024年新高考Ⅰ、Ⅱ卷
2.采用主观题形式,与其他考点如概括、句式变换等一同考查。
一、易错误区
语句补写题是让考生在一定的隐性提示的引导下,补全文段,使其恢复原貌。如果考生对语意语境的把握不透彻,答案就往往缺乏逻辑关系,容易出现以下的错误点。
第一,缺乏逻辑意识,忽视前后内容的关联,答案显得比较“独立”。原因在于考生未能把握语段结构,分不清其内在层次,判断句间逻辑关系的能力不足,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欠缺。
第二,忽视隐含条件,忽略文章的句式特点。忽视隐含条件,忽略文章句式特点,考生就容易抛弃原文,自由拟写答案,导致所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不和谐。
第三,缺乏精确意识,仅满足于符合语意,对用词的精确和要点的齐全注意不够,导致失分。
二、答题指导
解答语句补写题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话题,理清结构脉络;第二步是明确句子的位置,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抓暗示条件,从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推导出要补写的句子;第三步是代入检验,以求文意贯通,形式和谐。
(一)通读语段,把握意脉
正确补写出句子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所给语段的中心及层次脉络。一般而言,所给语段的句数并不多,借助起始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就基本可以把握住语段中心,尤其是核心词语了。而语段内部的层次思路,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可以形成“总分关系”,除此还有承接、并列、因果、条件等关系。当然,要了解内部层次关系,还要注意抓层次的标志,比如关联词、标点符号等。
【2024年新高考Ⅰ卷】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甲)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乙)。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参考答案】①而要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②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
【解题指导】首先,通读语段,抓出核心词语“睡眠”,需要补写的句子这段主要讲睡眠不足的危害以及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其次,具体答题时需要注意上下文语境和标点符号的提示:(甲)处根据后面的冒号可知,补写句为后面层次的总领句。后文“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是说明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的方法,所以可填:而要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乙)处补写句也是后面层次的总领句,后文有“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可见此处说的是“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还重要,所以可填: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
(二)精准推导,准确拟写
1.依据所补写句子的位置及其他暗示,推导答案句的类型和特点。
(1)明确位置。如果空缺在段首,说明它可能是一段的起始句,起总领作用;如果空缺在语段中间,说明它可能是过渡句、衔接句,起承上启下,或递进延展的作用。那么所补写句子,应与上下文有紧密关联,需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如果空缺在语段末尾,说明他可能是总结句,是对该句或整个语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