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序不当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儿化”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②儿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造成一种与原有语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从而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义。③例如,“尖”到“尖儿”,“亮”到“亮儿”,儿化后词性发生了改变,词的功用得以扩大。④儿化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情色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⑤还可带有“轻蔑、厌恶”,如败家子儿、破烂儿……⑥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具体需要看对象和情境。⑦因为儿化在语音、词汇上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意蕴,所以在上千年的语言流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5年春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并携“东方魔童”开启全球上映。①影片将《山海经》中的神话元素与赛博朋克美学结合,②重构了东海龙宫的视觉体系,③传统水墨的晕染效果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融入3D动画,④让“蛟龙入海”的传说既充满未来感,又保留古典意境。⑤这种技术突破并非是炫技,而是对中国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
《哪吒2》以及之前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都是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以全新的叙事方式、国际化的美术风格呈现给观众。这类作品所构建的新范式,颠覆了好莱坞的“文化猎奇”逻辑,也鼓励各文化主体重新审视挖掘自身传统,自信地营造百花齐放、文明互鉴的新图景。
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2》,从虚幻引擎到动态水墨,中国正以“科技+文化”的双螺旋基因,深度参与全球文化格局的重构。这不仅是产业的崛起,更是文明对话的启航——在这里,混天绞舞动的是东方美学的韵律,而风火轮燃烧的是人类对创新的永恒渴望。
2.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百花齐放”构词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耳目一新??B.鳞次栉比????????C.包罗万象????????D.空谷幽兰
3.文中最后一段的破折号与《雷雨》中“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破折号作用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4.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是否有类似体验:春天,早上出门时气温10度,我们穿着单衣走在路上,额头很快冒出一层汗珠;但在秋天,同样是10度的清晨,我们披着外套,风一吹立马瑟瑟发抖。有人分析,这是因为秋天之前是夏天,人们习惯了炎热,10度和酷暑比是低温;反之,春天时身体已经习惯了寒冷,10度与严寒比反倒成了高温。虽然这种说法略显感性,但科学界却展现出某种认同:没错,身体对气温确实有这样的适应过程。明明气温相同,春天和秋天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探究“同温不同感”的现象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人体对“冷”作出反应的过程。
①气温下降时,②皮肤上的温度感受器最先捕捉到变化,③并将信号传递给下丘脑。④下丘脑位于大脑腹面、丘脑下方,⑤重量虽然仅4克,⑥只占全脑的0.3%,⑦但是对人体的体温、摄食、生殖和内分泌活动有极强的调节。收到寒冷信号,下丘脑会指挥身体做出两种应对措施。首先就是血管收缩,尤其是皮肤等外周血管的收缩,血管收缩可以减少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帮助身体减少热量流失。其次,身体还会通过颤抖肌肉的方式增加热能,这就是为何人在冬天会忍不住“打寒颤”。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累点”低,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的常态。比如,白天昏昏欲睡,夜晚却辗转难眠;思考问题条理清晰,话到嘴边却忘得一干二净……这些都是疲劳的信号。如何缓解疲劳?除了大家熟知的运动、休息等方式,你可能想不到,清淡饮食也能抗疲劳。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清淡饮食,即烹饪法较单一,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的饮食,更具抗疲劳功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年龄在21岁至69岁之间的健康人分为两组,一组提供为期三周的清淡饮食,另一组则维持普通饮食。每日晚餐后,研究人员都会对参与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比较其抗疲劳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清淡饮食组普遍感到疲劳感减轻;另外,他们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压力得到缓解,整个人变得神清气爽。
研究人员表示,疲劳可以看作是细胞损坏所致,因此,缓解疲劳要对这些细胞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必要时换上“新配件”。清淡饮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品中的营养物质,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新配件的原料,不仅可以抗氧化,还能够提供人体能量。改善日常饮食结构,不仅有助于预防慢性疲劳,还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清淡饮食不等于素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