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十五个热点猜想
一、畅游中国,惊艳世界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并向世界真挚地讲述中国故事。但依然有许多国家的青年由于各种原因,对中国还不够了解,甚至有些误解。恰巧,《咬文嚼字》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有“City不City”,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中有“中国游”。
请结合这两个流行语写一封信给外国青年,帮助他们了解新时代蒸蒸日上的中国。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city不city,中国就在这里;
②中国这么美,欢迎你来see;
③请到中国来,携手向未来;
④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
⑤“中国游”爆火出圈;
⑥魅力中国,喜迎四海宾朋……
优秀范文:
共赴华夏之约,解锁City魅力
——致外国青年的一封信
亲爱的外国青年朋友们:
展信佳!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当下,世界紧密相连,可部分朋友对中国尚存误解。值此之际,“city不city”与“中国游”这两个流行语,恰似两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大门。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希望这封信能帮助你们初步了解中国。
“city不city”,是对城市生活细致入微的品味。中国的城市,是多元与包容的完美融合。在上海外滩,林立的摩天大楼与璀璨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正如艾青笔下的“城市的夜,是属于霓虹灯的”,金融机构的忙碌身影与国际化的商业氛围,彰显着国际大都市的蓬勃生机。而在成都的宽窄巷子,古旧的青石板路,街边茶馆里人们悠闲地享受着盖碗茶,伴随着清脆的麻将声,这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在北京体现得淋漓尽致。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红墙映日千秋画,黄瓦生辉万古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硅谷”,汇聚了百度、字节跳动等众多互联网巨头,每天都有无数创新的火花在这里迸发,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的进步。“中国游”,则是一场全方位领略中国魅力的奇妙旅程。
从自然风光来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漓江蜿蜒其间,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张家界的奇峰异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仿佛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雕刻的巨型盆景,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在人文景观方面,丝绸之路虽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敦煌莫高窟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沙漠边缘。莫高窟内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佛像,记录着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作为儒家文化的圣地,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畅游中国,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在交通领域,中国高铁以其高速、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美好愿景,如今已成为现实。“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将中国的各个城市紧密相连,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移动支付的普及,更是让中国进入了“无现金时代”。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购物、出行、缴费等各种生活需求,真正实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
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汉服文化的兴起,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服饰的美学价值,“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汉服的优雅与庄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国潮品牌的火爆,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如故宫文创产品,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故宫文化的魅力,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潮流。
亲爱的朋友们,中国不再是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而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地方。期待你们能亲身踏上这片土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游”,去感受每一座城市独特的“city感”,“中国游”“city不city”由你说了算。
相信当你们真正走进中国,就会发现一个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中国,一个热情好客、开放包容、蓬勃发展的中国。愿我们跨越国界,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世界美好的未来!
一位期待与你们交流的中国朋友
2025年6月7日
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重塑了中国的国家命运,更以鲜血和牺牲为全球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我们回溯峥嵘岁月,缅怀英雄先烈,更需以史为鉴,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守护和平、开创未来,激发青年人的爱国情怀,感受革命先辈的浓浓爱国情怀和舍小家为国家的坚定信仰,引导青年人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