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1.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
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
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
3.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
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
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
府权力
4.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
“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
“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
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第1页,共5页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6.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
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
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7.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
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
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
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
支持
的
8.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产生主要是由
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