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4)
单项选择题
1.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3.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开门见山式
B.迂回曲折式
C.导入式
D.实验式
1
4.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
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A.动机功能
B.调控功能
C.健康功能
D.信号功能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华生
6.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7.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需达到()。
A.50%
2
B.100%
C.150%
D.200%
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A.创造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9.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与程序性知识。
A.陈述性知识
B.实用性知识
C.抽象性知识
D.直观性知识
1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
作用。
A.知识
B.能力
C.练习
D.活动
3
参考答案:
1.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2.D【解析】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即自我同一性。
3.C【解析】专家型教师常常用导入式方法引出要讲的教学内容。
4.C【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5.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
过程,经历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6.C【解析】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
象特征作出反应。
7.C【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则
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
8.C【解析】这些都是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
响。
9.A【解析】根据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
识与程序性知识。
10.C【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
成的。
4
编辑推荐
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辅导教材零基础通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