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卫生资格《突发公卫事件》模拟题.docx
文件大小:24.38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7.53千字
文档摘要

卫生资格《突发公卫事件》模拟题

卫生资格《突发公卫事件》模拟题1

单项选择题

1、青春期男孩以下各形态发育指标哪一项较女孩突增更明显

A、盆宽B、上臂围C、小腿围

D、肩宽E、手长

2、头围,应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

A、3岁以下B、6岁以下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E、7岁半以下

3、能同时评价少年儿童心肺功能和多个系统训练水平的理想指标是

A、肺活量、脉搏B、呼吸频率、心电图C、最大好氧量

D、脉搏、血压E、呼吸差、肺活量

4、反应少年儿童骨代谢水平的主要生化指标是

A、肌酐B、尿羟脯氨酸C、血红蛋白

D、肌醇E、红细胞

5、调查3-6岁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应采用为一组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

D、6个月E、1年

6、生长发育评价标准一般每隔应予以修订

A、2-3年B、3-4年C、5-10年

D、10-15年E、15-20年

7、全国性大规模体质、健康监测,应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A、分层随机B、整群随机C、系统整群随机

D、分层系统随机E、分层整群随机

8、7岁以上儿童(青春期除外)的发育测量,要求每个性别年龄组的人数应为

A、100人B、100-150人C、150-175人

D、175-200人E、200-250人

9、青春期发育测量每个性别年龄组要求起码的人数应为

A、100-150人B、150-175人C、175-200人

D、200-225人E、225-250人

10、不同性别年龄的调查人数都应有足够数量,18岁以后每组需要多少人

A、75人B、100人C、125人

D、150人E、175人

卫生资格《突发公卫事件》模拟题2

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5、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6、高温作业时,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通称为工业毒物。()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损害听觉,引起各种病症,引起事故。()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多食用高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14、一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称为中毒。()

16、能够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气、雾、烟和粉尘。()

19、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病变叫职业中毒。()

20、在有毒岗位进食不会得慢性职业中毒。()

21、在有毒岗位工作,下班后可以将工作服穿回家。()

22、氨气体中毒后,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23、在存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作业,应采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防护。()

24、对逸散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

2、长时间接触噪声容易引起的噪声性耳聋,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A、75dB(A)B、85dB(A)C、88dB(A)第1页

3、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