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试题库+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世界上第--例艾滋病报道是1981年,首先报道的国家是
A、中国
B、南非
C、美国
D、泰国
E、印度
正确答案:C
2.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非霍奇金淋巴瘤
B、鼻咽癌
C、淋巴肉瘤
D、霍奇金病
E、卡波西肉瘤
正确答案:E
3.乙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尿路感染
B、肺不张
C、败血症
D、支气管肺炎
E、褥疮
正确答案:D
4.流感常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的原因是
A、侵入机体的流感病毒数量多
B、老年人慢性器质性疾病增多
C、流感病毒毒力强
D、人群中新生人口比例增加
E、流感病毒易变异
正确答案:E
5.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较显著
B、起病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
C、副伤寒甲复发机会较伤寒多
D、出血与穿孔多见
E、发热多呈弛张型
正确答案:D
6.患者,女,38岁,农民。左侧肢体运动障碍、发音困难6天。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患者于1个月前患构体病。查体:左侧上下肢肌力I度,左侧鼻唇沟较右侧浅,伸舌向右偏,脑膜刺激征阴性,巴氏征可疑。血象:WBC12.2x109/L.N0.76.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颅内肿瘤
B、脑栓塞
C、结核性脑膜炎
D、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E、钩体病井发闭塞性脑动脉炎
正确答案:E
7.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食物
B、直接接触
C、间接接触
D、苍蝇媒介
E、饮水
正确答案:E
8.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胃间质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B、小血管炎及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C、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D、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损伤及出血
E、肾内形成免疫复合物
正确答案:C
9.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
B、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
C、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
D、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
E、10%~30%的患者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正确答案:D
10.脑膜炎奈瑟菌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直接致组织细胞坏死
C、神经毒素
D、变态反应致细胞病变
E、外毒素
正确答案:A
11.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分型,不包括
A、肺出血型
B、脑膜脑炎型
C、黄疽出血型
D、感染中毒型
E、肝肾衰竭型
正确答案:E
12.关于囊尾蚴病血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B、白细胞总数常增高
C、血象大多正常
D、中性粒细胞总数增加
E、嗜酸性粒细胞多增加
正确答案:C
13.伤寒第1次菌血症期属于
A、初期
B、缓解期
C、潜伏期
D、极期
E、恢复期
正确答案:C
14.下列疾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
C、脊髓灰质炎,SARS,黑热病
D、白喉,猩红热,麻风
E、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肺炭瘟
正确答案:B
15.老年人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革兰阴性杆菌
B、链球菌
C、厌氧菌
D、真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A
16.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A、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B、侵入的子孢子数星
C、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D、机体免疫力强弱
E、疟原虫毒力强弱
正确答案:A
17.患儿,男,4岁。平时体健,未去过外地,于9月2日突然高热,惊厥2次,呕吐-次。查体:T40.1°C.,面色发灰,四肢末端发凉,颈软,病理反射(-)。大便灌肠液检查:脓细胞(++)/HP。最可能是
A、高热惊厥
B、流脑
C、乙脑
D、中毒性痢疾
E、伤寒
正确答案:D
18.患者,男,66岁。腹痛腹泻3个月,初稀便,日3~4次,后脓血便,日4~6次,多次大便培养及找阿米巴原虫均阴性,服痢特灵、黄连素、灭滴灵均无效。此时应首先考虑
A、改用氟哌酸治疗
B、改用吐根素治疗
C、纤维结肠镜检
D、钡剂灌肠X线摄片
E、肛门指检
正确答案:E
19.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A、易感者
B、患者
C、隐性感染者
D、病原携带者
E、受感染的动物
正确答案:A
20.甲型流感病毒属于
A、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双股负链RNA
D、双股正链RNA
E、单股负链DNA
正确答案:A
21.为尽快明确霍乱病例的诊断,应检测
A、大便培养
B、大便涂片找细菌
C、大便检测特异性抗原
D、大便常规
E、大便悬滴及制动试验
正确答案:E
22.麻疹的典型皮疹为
A、出血疹
B、斑丘疹
C、荨麻疹
D、焦痂
E、疱疹
正确答案:B
23.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脊髓灰质炎
C、麻疹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百日咳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