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带答案2024
一、生理学部分
1.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类激素?
A.糖皮质激素
B.盐皮质激素
C.肾上腺素
D.性激素
E.胆固醇
答案:C。含氮类激素包括蛋白质激素、肽类激素和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属于胺类激素,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都属于类固醇激素,胆固醇是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原料。
2.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
B.进食
C.精神活动
D.肌肉活动
E.性别与年龄
答案:D。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剧烈运动时,产热量可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环境温度、进食、精神活动等也会影响能量代谢,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答案:D。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是由于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双凹圆碟形的红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所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故红细胞下沉缓慢。通常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的含量增多时则可抑制叠连发生,使沉降率减慢。
二、生物化学部分
1.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股脱氧核苷酸链呈反向平行
B.两股链间存在碱基配对关系
C.螺旋每周包含10对碱基
D.螺旋的螺距为3.4nm
E.DNA形成的均是左手螺旋结构
答案:E。DNA双螺旋结构是右手螺旋结构,而不是左手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中两股脱氧核苷酸链呈反向平行,碱基位于内侧,通过氢键互补配对(A-T,G-C),螺旋每周包含10对碱基,螺距为3.4nm。
2.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的是?
A.作用物的类别
B.酶蛋白
C.辅基或辅酶
D.催化基团
E.金属离子
答案:B。酶按其分子组成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单纯酶是仅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酶蛋白)和非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组成。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3.下列关于糖异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B.主要发生在肝、肾组织
C.糖异生的原料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
D.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需要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
E.糖异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答案:E。糖异生是由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肾组织。在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需要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糖异生过程中有绕过糖酵解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的过程,所以糖异生不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三、病理学部分
1.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适应性变化?
A.萎缩
B.肥大
C.增生
D.化生
E.变性
答案:E。适应性变化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萎缩是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肥大是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而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不属于适应性变化。
2.关于梗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动脉阻塞引起的缺血性坏死才能称为梗死
B.器官梗死多原因动脉阻塞引起,但静脉阻塞不会引起梗死
C.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D.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E.梗死的形态与动脉分支无关
答案:C。梗死是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中断所发生的一种缺血性坏死。动脉阻塞和静脉阻塞都可能引起梗死。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其中一条动脉阻塞后,可由另一条动脉维持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不易发生梗死。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有影响,如休克时,全身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易发生梗死。梗死的形态与动脉分支有关,如脾、肾等器官的动脉呈锥形分支,故梗死灶也呈锥形。
3.肿瘤的分化程度高是指?
A.肿瘤的异型性大
B.肿瘤的生长速度快
C.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
D.肿瘤细胞的功能接近正常细胞
E.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多
答案:D。肿瘤的分化是指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肿瘤的分化程度高,说明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接近正常细胞,异型性小,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核分裂象少。
四、药理学部分
1.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散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B.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