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之第九章-抗菌药物-第11节糖肽类抗菌药物.docx
文件大小:8.21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药学专业知识(二)之第九章第11节糖肽类抗菌药物

糖肽类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多黏菌素类

多黏菌素B、E、M

杆菌肽类

杆菌肽

万古霉素类

体内过程:口服难以吸收,大部经粪便排泄,只能静脉给药,广泛分布在各种组织和体液中,主要经肾脏以原形排出。

药物作用特点

当万古霉素浓度20μg/mL时,肾毒性风险增加。

糖肽类是具有长PAE的时间依赖性杀菌剂,对于MRSA感染,建议万古霉素谷浓度15-20μg/mL,以确保AUC/MIC400

抗菌作用

本品对G+菌有强大杀菌作用,尤其是MRSA和MRSE

对G-菌作用弱

临床主要用于耐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严重感染,如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心内膜炎

肠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

口服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首选

抗菌机制: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阻断细胞壁合成,造成细胞壁缺陷,尤其是对增殖细菌有快速杀菌作用

不良反应

耳毒性

肾毒性

过敏反应,红人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红斑、荨麻疹、心动过速、低血压,用苯海拉明和减慢万古霉素输注速度可以避免该反应的发生。替考拉宁发生”红人综合征“较少见。

其他,恶心、呕吐、金属异味

临床用药注意

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需要进行肾功能和血药浓度检测,调整给药剂量

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时尽量避免药液外漏,且需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滴注速度缓慢,滴注时间至少在60min以上。

每1g至少加入200ml液体,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2h以上,静滴时无须避光。

药物相互作用

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盐类、注射用杆菌、布美他尼、卷曲霉素、卡氮芥、顺铂、环孢素、依他尼酸、巴龙霉素、多黏菌素合用时,可以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

和抗组胺药、布克利嗪、赛克力嗪、吩噻嗪、噻吨类、曲美苄胺合用,可以掩盖耳鸣、头昏、眩晕等中毒症状。

用法用量

儿童:静脉滴注,一次10mg/kg,每6h一次,日剂量4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