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法借贷的两个基本公式
会计界对复式记账法面临信息经济技术的挑战,普遍认为应该革新,
且有学者主张摒弃复式记账法,但是缺乏“摆的事实、讲的道理”。下
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法借贷的两个基本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法借贷的两个基本公式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
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
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
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
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费用=利润(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
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
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
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
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
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
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
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
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
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
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
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相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
方向记账。
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
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
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
贷方记录减少额;
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
录减少额。
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
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
基础。
复式记账法借贷的具体作用
借贷记账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
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
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
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
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
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
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
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
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
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
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
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
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
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