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X粮农证书复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国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A、鼓励
B、强制
C、要求
D、支持
正确答案:C
2.在下列粮油杂质检验中,绝对筛层孔径最大的是()。
A、花生
B、玉米
C、小麦
D、大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花生在这些粮油中颗粒相对较大,所以检验花生杂质时绝对筛层孔径最大。玉米、大豆、小麦颗粒相对花生较小,对应的绝对筛层孔径也会小一些。
3.小麦互混检验中,最低试样量是()。
A、50g
B、1000g
C、500g
D、250g
正确答案:D
4.某食品检出一培养物,其生化试验结果为:H2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补种ONPG试验为阴性,则判断该培养物可能()。
A、柠檬酸盐杆菌
B、大肠艾希氏菌
C、沙门氏菌
D、志贺氏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培养物H2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ONPG试验阴性,符合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柠檬酸盐杆菌H2S多为阳性;大肠艾希氏菌靛基质多为阳性,尿素多为阳性;志贺氏菌赖氨酸多为阴性,ONPG试验多为阳性。
5.物理性胖听常见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过高
B、冷却时降温过快
C、内容物过多
D、内容物含糖量高
正确答案:C
6.可采用冲拔法制成二片罐的罐头食品容器材料为
A、铝板
B、镀锡板
C、镀铬板
D、马口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铝板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等特性,可采用冲拔法制成二片罐。镀锡板、镀铬板、马口铁一般不用于通过冲拔法制成二片罐,所以答案是铝板即A选项。
7.下列哪种食品应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
A、啤酒
B、罐头食品
C、酱油
D、牛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罐头食品在密封杀菌后需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即杀灭罐头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等,以保证罐头在保质期内不会因微生物生长繁殖而变质。而牛奶一般采用巴氏杀菌等方式,啤酒采用巴氏杀菌或高温瞬时杀菌等,酱油主要是通过发酵和一定的杀菌处理,但不需要达到商业无菌的严格程度。
8.为了达到熟制的目的,糕点的中心温度应达到
A、85℃
B、90℃
C、100℃
D、95℃
正确答案:A
9.以沙门菌食物中毒为例,诊断依据是
A、流行病学特点
B、临床表现
C、实验室化验结果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沙门菌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特点,如共同进食可疑食物史等;临床表现,如急性起病、发热、腹痛、腹泻等;实验室化验结果,如从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粪便等中检出沙门菌等。综合这些方面才能准确诊断沙门菌食物中毒,所以以上都是诊断依据,答案选D。
10.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次因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A、五
B、三
C、四
D、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反本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11.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应包括致病菌监控和()监控,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结果应能反映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水平。
A、益生菌
B、真菌
C、指示菌
D、病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应包括致病菌监控和指示菌监控,指示菌监控能够反映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整体状况,从而反映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水平。而益生菌主要用于有益功能的体现,真菌和病毒并非食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常规包含的类别,所以答案选C。
12.细菌对葡萄糖的氧化,是将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后,产生38分子ATP,此过程称作()呼吸。
A、厌氧
B、需氧
C、发酵
D、兼性厌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菌对葡萄糖的氧化,在需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后可产生38分子ATP。厌氧呼吸产生ATP的量较少,发酵是厌氧呼吸的一种类型,兼性厌氧是指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下都能生长的特性,均不符合产生38分子ATP的描述。
13.作志贺氏菌分离时,在选择平板上挑选可疑志贺氏菌菌落接种()培养基。
A、三糖铁琼脂
B、半固体和靛基质
C、三糖铁和半固体
D、半固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志贺氏菌分离时,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可初步判断其生化特性,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动力,综合这些结果来进一步鉴定志贺氏菌。
14.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贮藏存放要求,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按实际情况混放
B、标识明确
C、分区域码放
D、分设贮存场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