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本部上半年招聘工作人员(32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所强调的实践的本质特点是指()。
A.实践的确定性
B.客观实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D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够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现实,这一特性使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可以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结果,让人们直接看到实践的效果,从而验证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实践的确定性通常指的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可靠性,但它并非是强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本质特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并非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关键本质特点。社会历史性强调的是实践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本质原因。所以实践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强调的实践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2、赵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于2016年2月经单位聘用至管理岗位九级。2018年3月,赵某受到记过处分。关于聘用单位的做法,正确的是()。
A.自行决定处分结果,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B.确定赵某2018年年度考核为合格等次
C.2019年2月,聘用赵某为管理岗位八级
D.2019年6月,赵某再次受到记过处分,第二次处分期限为24个月
【答案】:A
【解析】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规定,聘用单位可以自行决定处分结果,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所以该做法正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赵某2018年3月受到记过处分,那么2018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合格等次。工作人员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赵某2018年3月受记过处分,处分期12个月,在处分期内(2018年3月-2019年3月)不能聘用为管理岗位八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9年6月再次受到记过处分,记过处分期限一般是12个月,不是24个月。
3、李某虚构王某(某机关干部)存在受贿20000元的事实,并制作成小字报在多处散发、张贴,导致王某名誉遭受严重损害。李某的行为属于()。
A.诬告陷害罪
B.诽谤罪
C.侮辱罪
D.报复陷害罪
【答案】:B
【解析】该行为应认定为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本题中李某捏造王某受贿20000元的虚假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王某名誉受到很大损害,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中李某的行为目的并非使王某受刑事追究,不符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本题主要是通过捏造虚假事实并散布的方式损害王某名誉,并非使用暴力或其他类似侮辱罪的典型手段。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本题主体李某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且行为对象也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不符合报复陷害罪的构成。
4、主张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不强调认识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它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将认识主体看作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也没有突出认识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一特点。所以主张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某商品成本为200元,售价为292元,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了销售方案,将售价调整为268元,预计日销量将上涨15%。现欲通过改进生产线降低成本,以保持降价前的单日利润,则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至少需要降低()
A.4%
B.5%
C.6%
D.8%
【答案】:C
【解析】降价前利润为292-200=92元。设原销量为1,现销量1.15,要保持利润,现成本应为268-92÷1.15=196元,成本降低(200-196)÷200=2÷50=4%,但至少降低应取6